11月12日下午,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光明区书香系列暨爱心致谢活动在光明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温情启幕。
活动由鹏城文学院、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区图书馆)承办。光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志伟、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彭颖等出席。

彭颖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光明区在文体设施建设与文化品牌打造领域持续发力:光明区承办的全运会马术项目已诞生第二块金牌,深圳科学技术馆已成为重要科普阵地,明年深圳国际美术馆将正式开放,这些成果都更将丰富光明区域文体版图。

她强调,光明区将持续深化“科技 + 文化”IP,不断推进“书香光明”建设走深走实。同时向全民发出倡导,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滋养心灵的精神养分,成为驱动城市创新发展、涵养人文底蕴的持久动力。
随后,活动现场进行了“科学小记者”征文展评活动颁奖仪式。为 5 篇“优秀科学佳作”、10 篇“未来之星作品”、15 篇“潜力新芽作品”的获奖小作者颁奖,同时为积极参与征文活动的“优秀指导教师”与“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活动还揭晓了2025年度光明区书香评选结果:深圳市和泰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书香企业”;唐秀英家庭、谢依宸家庭、朱莉娅家庭获评“书香家庭”;深圳市光明区百花实验学校、深圳市光明区秋硕小学、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幼教集团玖龙台幼儿园荣获“书香校园”;陈品超、刘知易、吴政浩、杨语姝、庄景燊当选“阅读之星”。




此外,活动现场也特别向一批支持公共文化事业的爱心团体与个人致以诚挚感谢,感谢他们为“书香光明”建设注入的公益力量。


活动当天下午,“鹏城科幻周”系列活动之“科学里的光明”对话沙龙精彩开讲。沙龙特邀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人文特聘教授陈跃红、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出任特别主持人,三位专家学者围绕“技术、文化与人性,AI 时代的机器人” 主题展开深度探讨。
读书月氛围加持下,梁二平以两位嘉宾的著作为切入点串联全场:陈跃红从《中国傩文化》谈起,指出傩文化与科幻有着深厚内在联结;江晓原则结合《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阐释了优秀科幻电影的核心特质。
交流中,两位嘉宾还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背后涉及的心理认知与美学表达议题,最终达成“对人工智能发展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的共识。梁二平全程以跨领域视野补充观察、衔接话题。
三位专家的思想碰撞既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不仅为读书月注入了思想内涵,也为光明探索科技向善、人文赋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启示。

而这场沙龙,正是光明区在科幻领域进行前瞻布局的精彩缩影。在本届读书月启动仪式上,鹏城文学院正式揭牌,光明区与鹏城文学院现场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在读书月期间,双方将围绕科幻相关方向展开深度合作,还将联合举办“鹏城科幻周”。此次战略合作,是光明区打造“科技+文化”“科学+艺术”融合创新高地的重要实践。
从书香浸润的全民阅读实践,到思想激荡的科幻跨界对话,再到 “科技 + 文化”“科学 + 艺术”的深度融合布局,光明区正以多项举措厚植文化根基、激活创新动能。
这场涵盖书香表彰、公益致谢与对话沙龙的书香盛会,既是“书香光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区域文化战略升级的有力彰显。
读特&晶报记者 柯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