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热评|终结“阴阳菜单”,别忘了“吹哨人”

读特评论员 吴凤颖
09-28 17:36
收录于专题:读特热评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精心算计,却失算于舆论与监管。

一家店同样的菜炮制出两份菜单,干炸蘑菇分别标价“18元”和“22元”、甘泉豆腐干标价“16元”和“22元”等,有外地顾客吃一顿多花59元:一碟烤面皮差价7元,一份烤锅巴差价11元,一碗羊杂差价10元……

近日,陕西延安一家名为“浪子烤肉”的餐饮店,以其对本地口音客人和外地口音客人使用“阴阳菜单”的“浪子”行为,最终将自己“烤”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落得被停业整改并依法立案调查的下场。

精心算计,却失算于舆论与监管。这59元的“本地”与“外地”价差,不仅是一起典型的消费侵权案例,更是一面折射商业诚信缺失与监管短板的镜子。看似是针对外地游客的价格欺诈,实则带来更大内伤。

本地居民看似被当成“自己人”,享受着“熟客折扣”,但试问能如此精于算计的商家,真的就会对“自己人”诚信以待吗?真的就会向本地人提供与“折扣价”对等的食材与服务吗?这是存疑的。

而且,每一个此类事件的发生,都在透支一个地区的旅游形象和商业诚信体系。游客的一次不愉快经历,会通过社交媒体迅速发酵,形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印象。长此以往,谁还敢放心消费?最终为之买单的,将是所有当地守法经营的同业者和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常说的“一流营商环境”“宾至如归”,归根结底要建立在每一杆秤的诚实、每一份菜单的透明之上。

此次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应迅速,处罚坚决,其通报中“暴露出日常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的自省也值得肯定。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事后灭火”转向“事前防火”。

根除这一痼疾,不能简单依赖游客投诉,更需激发内部监督力量。这个“内部”,既应鼓励本地居民,更应鼓励内部从业者,他们是“吹哨人”的最佳人选,他们更清楚商家的“潜规则”。市场监管部门应完善举报人保护和奖励机制,将本地居民和行业内部的知情者,转化为市场监管最前沿的“哨兵”,并保护那些有良知、敢发声的内部员工,实现从“被动灭火”到“主动排雷”的关键转变。

令人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需要商户守住经营之“道”,更需监管筑牢制度之“墙”。唯有防患于未然,方能避免下一次“亡羊”之叹,有力护航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各地竞相大力“宠客”、拉动消费的当下,消费环境的塑造和提升更得加力、提速。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评论员 吴凤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