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汕尾、东莞、揭阳、云浮秀出体育性格“说明书”

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11-17 22: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随着十五运会的火热进行,“办赛就是办城”理念深入人心,广东21个地市借此契机塑造体育性格、亮出体育名片,即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并塑造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共生生态。11月17日,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在广州主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圳、汕尾、东莞、揭阳、云浮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自城市体育性格,以及赛事运行保障、体育产业等情况。

深圳:全力打造国际化“赛事之城”

作为创新、机遇、未来之城,深圳借十五运会契机,全力打造国际化“赛事之城”,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筠介绍,深圳拥有坚实的体育产业基础,2024年体育产业总产出达2115.66亿元,同比增长10.8%,2025年底增加值有望突破1000亿;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093.96元,4.6万余个体育场地构建起完善的设施体系,为赛事保障筑牢根基。深圳以“科技办赛”为核心,将智能指挥、安保系统,“人脸识别+手环定位”三重核验等技术融入办赛全流程,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惊艳亮相,且所有场馆100%使用绿电,零碳变电站同步运营。

深圳着力构建涵盖国际高端赛事、国内高水平赛事、深圳原创IP赛事、青少年赛事、群众性赛事的城市赛事体系,成功举办羽毛球大师赛、帆船对抗巡回赛等多项国际赛事,本次承接十五运会25个项目,推出深港跨境马拉松等特色赛事。深圳还以赛事撬动体育消费、产业联动、城市更新,打造前海冰雪世界等高品质文旅地标,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与免费门票,2025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204.2亿元。吴筠表示,即将于11月21日举办的十五运会闭幕式,以“星辰大海”为主题,以“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为创意,将充分展现中华体育精神。

汕尾:让帆船运动走进市民生活

“帆船承载着汕尾人向海而行的历史记忆,也融入了现代向海图强的日常图景。”汕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十五运会汕尾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庄红琴介绍,汕尾全市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比超15%,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汕尾坚持以赛促产、以体兴城,构建“赛事引流+场景延伸+产业联动”的业态模式,“帆船+咖啡”、“冲浪+音乐”、滨海运动营地、水上装备租赁点等消费场景持续扩容,深受年轻群体喜爱。今年前三季度,汕尾接待游客超7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94.8亿元,同比增长超24%。

今年以来,汕尾通过帆船赛事,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滨海风情。一批高端酒店项目纷纷落地,更促进当地景区门票、滨海住宿、水上运动培训和海洋主题文创等相关消费大幅增长。汕尾正在系统化打造“专业赛在红海湾,大众玩在品清湖”的双重空间,以及一批户外高质量运动目的地,并依托“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构建“专业院校+训练基地+社会俱乐部”协同的培养体系,常态化开展帆船进校园、暑期航海营等活动。庄红琴表示,汕尾将继续扬帆前行,不断擦亮“帆船之都”的城市名片。

东莞:中国篮球发展的重要样本

2004年,东莞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篮球城市”。东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志伟介绍,“在东莞,篮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城市的脉搏、市民的情怀。”东莞承办十五运会男子篮球成年组与举重两大项目。在刚刚结束的男篮成年组决赛中,由东莞培养输送的胡明轩、徐杰、赵睿等运动员助力广东队,时隔12年再度夺冠。以东莞女篮为班底的广东女篮,在成年组决赛中也获得金牌。来自东莞市石龙镇的举重运动员彭翠婷以超越世界抓举记录的成绩,为广东代表团斩获举重赛事首金,让“举重之乡”的荣光再次闪耀全运会的舞台。

陈志伟表示,东莞秉持“简约绿色办赛”理念,完成三大场馆智慧化升级;优化38条保障线路,提升17条主干道品质;近4000名“小海豚”志愿者传递城市温度;在接待、医疗、水电气供应等方面实现“一馆一策、一赛一策”精准服务。从宏远男篮“十一冠王”、新彤盛女篮两度问鼎WCBA,到火爆的“村BA”“厂BA”,东莞成为中国篮球发展的重要样本。当前,“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是东莞最生动的写照。东莞将持续推动“篮球赛事”与文旅产业良性互动。

揭阳:城市体育性格植根于千年武韵

揭阳是全国全省习武历史最悠久、民间基础最深厚的地区之一。揭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剑芒介绍,“揭阳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术之乡’,独特的城市体育性格植根于千年武韵之中。”明清年间,揭阳共出现14位武进士、103位武举人,孕育出南枝拳、朱家教拳、李家教拳等众多流派。其中南枝拳最负盛名,被誉为“岭南武学瑰宝”,与朱家教拳、李家教拳先后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揭阳全市拥有各级武术传承中心50余家、专业武校7所、武术项目传承人上千名、武术爱好者数十万。

“武术之于揭阳,是深深融入民间日常的传统。”许剑芒表示,过去“村村有拳馆,人人可习武”,如今揭阳古城核心区仍有近20家武馆,男女老少习武场景随处可见。在传承中,武术与民俗深度融合,衍生出普宁英歌、榕城青狮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普宁英歌成为现象级文化IP,青狮、英歌亮相十五运会开幕式暖场表演,充分彰显揭阳人团结拼搏的精神底色。站在新的起点上,揭阳既要让传统武术“活起来”,跟上时代,又要使其“传下去”,守住根脉。揭阳持续推动武术进校园,培养孩子对本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云浮:构建起曲棍球三级人才体系

曲棍球这一充满力量与协作的运动,已成为云浮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塑造着独有的城市体育性格。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十五运会云浮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徐贤荣介绍,经过二十余载深耕,云浮构建起“学校推广—传统校培养—奥林匹克基地输送”三级人才体系,2300多名运动员从这里启航,崔秋霞、陈启俊等国手带着云浮印记走向全国,更培育出“小块头也有大作为”的拼搏志气与坚韧不拔的城市品格。

云浮拥有广东唯一的国际精英级曲棍球场地,作为华南地区“一赛两训”标准场地,已连续四年承办全国赛事, 2024年国家女子曲棍球队从云浮集训出征巴黎奥运会斩获银牌。十五运会共479名参赛人员齐聚云浮,58场赛事圆满落幕。徐贤荣表示,2026年,云浮将承办国际曲联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级联赛、省运会曲棍球赛等多项赛事,让这份源自赛场的精神力量成为其走向世界的鲜明名片。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于雪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