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热评|AI画出“空中花生”,技术便利岂能僭越常识?

读特评论员 吴凤颖
08-29 19:54
收录于专题:读特热评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面对质疑,品牌方回应称系“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并已更新页面、核查材料、升级审核机制

买家用AI做成退款图、卖家用AI制作奶油桃照片、纯外卖商家用AI生图来假冒“人气堂食店”,乃至博物馆用AI生成“五腿猫”“六指人”文创,AI生图乱象正在入侵商业领域。

近日,有网友发现良品铺子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将本是长在地里的花生画成了悬挂在枝头,违背了基本常识。面对质疑,品牌方回应称系“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并已更新页面、核查材料、升级审核机制。

良品铺子虽及时承认错误,但其行为对品牌公信力是一种损害。花生古称“落花生”,其果实埋土成熟的特性早在明代《常熟县志》中已有明确记载。难不成,这个AI生图是由一群“五谷不分”的人审核的?

这起看似小小的“图片乌龙”事件,却暴露了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弊端。良品铺子作为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竟能让如此明显的谬误通过层层审核最终上线,无形中透露出企业宣传推广的粗疏。

商家利用AI来降本增效,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但是,如果过度依赖AI,则会衍生出很多荒唐现象,损害自身形象。“花生长在枝头”的常识错误,可能还在企业危机公关的可控范围内,但是如果图片元素的误用伤害了大众情感,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一场舆情海啸。

良品铺子“花生长在枝头”的AI生图事件,也提醒各方构建AI时代的内容责任体系。企业需建立“AI生成+专业审核”的机制,尤其在涉及产品核心属性的宣传中,必须设置行业专家审核环节。例如食品宣传需经过营养学、农学专业人士把关,医疗器械介绍需医学专业人士参与校验。在内容责任把关上不偷懒,才能让AI更好助力企业宣传。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评论员 吴凤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