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这是艺术吗?》:一本了解现代艺术的轻松指南

读特记者 刘莉
2020-09-22 14:56
摘要

现当代艺术往往因其自我表现力、独创性和抽象的表达而令人望而却步。近日出版的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是艺术吗?现代艺术的七个关键》一书,从历史、生平、美学、体验、理论、质疑和市场七个维度透视现当代艺术中知名度很高却不容易被理解的 19 件作品,为人们提供了解释现当代艺术中看似奇异且常常令人费解的感性层面的工具。

现当代艺术往往因其自我表现力、独创性和抽象的表达而令人望而却步。近日出版的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是艺术吗?现代艺术的七个关键》一书,从历史、生平、美学、体验、理论、质疑和市场七个维度透视现当代艺术中知名度很高却不容易被理解的 19 件作品,为人们提供了解释现当代艺术中看似奇异且常常令人费解的感性层面的工具。

本书通过与一位艺术家的某件艺术作品对话,试图通向该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或抵达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这里不仅有亨利 · 马蒂斯的《红色工作室》、巴勃罗 · 毕加索的《老玛克红酒瓶、玻璃杯、吉他和报纸》、勒内 · 马格利特的《空面具》,还有弗里达 · 卡罗的《剪头发的自画像》、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阳具原野》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并非向我们展示如何去看作品,而是帮我们用这些作品去"看"。

本书作者西蒙 · 莫利曾在伦敦各大博物馆和画廊(比如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做自由讲师和导览员,并担任相关课程或研讨会的负责人。作者深知读者欣赏现代艺术的困惑所在,因此,本书写作尝试以读者的切身体验进入作品本身,从多维度审视、拷问和逼近艺术本身:杜尚的《泉》何以能被称为艺术品?那些简约到几乎没有形式的作品究竟该如何欣赏?现代艺术作品还具有恒久性吗?

书中 "七个关键"的问题书写模式,以一种多维的、分析的、去中心化的言说方式谈论现当代艺术。这种书写者对作品的敞开,化解了现代艺术令人望而却步的高冷氛围,同时也挣脱了传统或客体化的艺术欣赏方式的束缚。历史、生平、美学、体验、理论、质疑和市场,每个关键词都有自主权,同时也与其他关键词合作。本书教给我们一种在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真正去"体验"和"观看"艺术的有效方法。

《这是艺术吗?现代艺术的七个关键》

(英)西蒙 · 莫利 著 赵晖 译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0 年 8 月出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