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智能头盔检测系统 为骑乘者安全插上“数字化”翅膀
宝安湾
05-16 09:27

委员名片 王艳:龙华区政协委员(新闻出版界别),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副总编辑,龙华区文联副主席。

近年来,龙华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电动自行车日益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但其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骑乘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头盔成为重要的安全隐患。据了解,佩戴头盔可减少85%的头部受伤概率,不戴头盔的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出现致命伤的概率更是戴头盔者的1.5倍。龙华区是深圳的人口大区,日常电动自行车出行管理难度大,交通部门需要不断巡查,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此,智能头盔检测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主要运用了AI算法,能够对骑行人员头盔佩戴情况进行实时识别和监控,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如果检测到骑行人员未佩戴头盔,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处罚,这对于提升交通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广普及智能头盔检测系统,将有望从源头上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为电动自行车骑乘者的安全插上“数字化”翅膀,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快推广电动自行车智能头盔检测系统。参照龙华区大浪街道的成功经验,依托龙华区“数字治理”AI平台,有计划、分步骤地在辖区关键地段的交通路口、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主要出入口周边布设监控点,通过系统实时抓拍、自动识别未佩戴头盔的骑乘人员,及时对违规人员进行警告教育,并定期汇总公布相关数据,推动形成良好的电动自行车社会监督氛围。二是持续推动智能检测系统优化与创新。依托不断升级的龙华“数字治理”AI平台,持续优化智能检测系统的识别技术,逐步将智能化检测功能覆盖至未按道行驶、超员超载等更多常见交通陋习。建立健全公众可参与的互动交流平台,设置线上即时反馈渠道,增强系统的公信力。三是实现检测系统与其他系统无缝对接。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流动与实时共享,即时推送警告与处罚信息,提高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倒逼公众提升安全意识。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教活动,将智能头盔检测系统产生的数据,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交警部门与学校联动警示约谈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教育走深走实,逐步构建起文明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出行环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