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下简称博览会)火热进行中,“龙豆良种”“智慧农机”“延链建链”成为参会者们热议的话题,这些关键词指向同一个重点:科技农业。
走进博览会会场,我们总能在满眼的绿色食品中发现“科技农业”闪现出的耀眼光芒:这个大豆是高蛋白的,最适合加工大豆分离蛋白、豆乳、豆干等豆制品;这个大豆是高油的,最适合榨油了;这个大豆抗性强,即使重迎茬也很少出现病虫害……一个大豆,能有这么多“说道”,其背后就是科技的加持。
截至2022年底,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8%,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稳居全国首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育“龙江种” 强“科技芯”
黑河43、黑农527、松粳207、龙单308……走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展区,大豆、水稻、玉米等作物品种令人目不暇接。“本次展会,我院在科技农业展厅进行集中展示,整合展出了我院在‘十三五’以来重大的品种育成和技术突破。”黑龙江省农科院成果产业处副处长吴宏达介绍。
在大豆板块黑龙江展区,黑龙江省展示了高蛋白、高油、兼用、高产和推广面积最大五类大豆品种,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全省良种发展水平。
高油品种“合农77”脂肪含量24.13%,大面积生产具有亩产300公斤潜力;高蛋白品种“绥农76”蛋白质含量46.78%,适合加工大豆分离蛋白、豆乳、豆干等豆制品;兼用型品种“黑农88”具有高产、抗病特点。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特用大豆品种在本届博览会上展出
高产品种“合农71”2019年在新疆创亩产447.47公斤的全国大豆高产纪录,2022年在黑龙江创亩产341.6公斤的东北大豆单产纪录。目前推广面积最大品种“黑河43号”,具有早熟、稳产等特点,年最大推广面积达901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45%和40%。全面开展种业振兴行动,今年底完成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中期库改建任务,保存能力达到30万份,建立专家育种示范基地16个,“龙江种”正被不断输入“科技芯”。
“智”造良机 “数”促发展
本届博览会上,雷沃大型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以它为代表的国产农机装备正紧跟国家战略,围绕农机短板弱项,持续推进创新技术沉淀,打破农机装备技术壁垒,服务于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大型农机具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黑龙江省稳步推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推广。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在若干省份开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的通知》,选定黑龙江省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承担建设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任务。
黑龙江省充分发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在农业领域的作用,推动农机作业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德沃科技、贝克锐斯、德邦大为、北大荒众荣研制的大型电驱高速播种机进入示范推广阶段,重兴科技首台鲜食玉米收割机在佳木斯市下线。
农业数字化进程步伐加快。黑龙江省加强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加快推进绥滨、同江两个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建设。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落地佳木斯,围绕7个领域数字化应用,开展省级数字农业试点县评选。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6000个,配备监测设备1.9万台、植保无人机3.1万架,居全国第一位。
龙江金豆 黑土优品
延伸链条 科技赋能
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方能把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本届博览会上,黑龙江万物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业带来了全大豆肽浓缩饮品,该企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现代化的全大豆肽浓缩饮品生产线,产品填补了国内外以大豆为原料科技转化为液体植物活性肽的行业空白。
绥化金龙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拥有省内唯一的大豆分离蛋白品牌,生产中力求将一粒豆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产出豆油的同时将剩余物精深加工,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等深受企业欢迎。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围绕延伸大豆产业链,大力开展大豆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推广,组织实施“大豆蛋白肉食品加工技术集成与新产品开发”等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5项。
东北农业大学采取国际最先进的生物解离工艺,最大程度保存产品的天然功效。黑龙江中医药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大豆及药食同源中药复合菌纯种定量发酵技术,在肠道菌群与健康国际前沿研究方向上迈出了新步伐。
淡豆豉发酵技术及系列健康产品(图片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未来黑龙江省将以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为发展方向,狠抓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用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打造更加稳固、可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
(摄影:梁金池)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