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尽是“光明蓝”!光明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
读特记者 柯季 通讯员 金亮
2020-09-01 09:16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近年来,光明区全区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满意度。

近年来,光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保护行动,坚决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区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满意度。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近年来,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站在新起点,光明生态环保工作正继续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点,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发展新蓝图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效显著——重拳治理大气污染,“光明蓝”重现

肩负时代使命,毋容置疑,处于大开发大建设时期的光明区直面大气污染的挑战。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光明区聚焦大气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的短板问题,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采取了实实在在的管控措施。

从2018年开始,光明区连续3年开展“深圳蓝”专项行动,重点做好柴油车污染攻坚、机动车综合提标、工业源减排、绿色施工、绿色生活等七个方面的空气质量提升治理工作。

为此,光明区一方面分类整治大气污染源。先后累计完成餐饮油烟整治3227家,重点VOCs(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综合整治63家,一般工业废气排放企业300余家;整治露天烧烤违法行为4292宗、露天焚烧434宗;另一方面强化扬尘管控,推出最严“扬尘八条”,对未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6个100%”措施的工地严肃惩处,近3年累计公开曝光项目51个,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366份,责令停工通知书156份,黄色警示305份。加强泥头车治理,3年来,查处泥头车违法行为699宗,查扣违法泥头车651辆。积极治理裸露土地。3年来累计完成190万平方米的裸露土地覆绿。同时,对重点区域开展“严管严控”。在6个街道分别设立空气监测子站和划立大气严管区,建立全天候巡查和空气污染预警处置机制,对空气污染源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努力换来成效。

光明区克服了地理气候、区域传输、开发建设等一系列不利客观因素,实现大气质量的持续提升,PM2.5连续6年下降,其中2018和2019年连续降幅全市第一。2019年PM2.5浓度为25.4微克/立方米,接近欧盟标准(25微克/立方米)。光明蓝常现天空。

▲近年来,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满意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的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光明区年度空气优良率96.6%,比去年同期上升12.3%。PM2.5年均浓度为15.3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三,比去年同期下降25.7%,大幅优于欧盟标准(25微克/立方米)。臭氧评价浓度122.8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50.4微克/立方米,降幅达29.1%。

■“乘风破浪”——聚焦短板问题,实现有效防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相较过往取得的成绩,今年来,光明区更多聚焦大气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的短板问题,确保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目前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光明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全区建设工地有近400处,泥头车逾3000台,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扬尘污染依然是大气治理方面的重要挑战。”光明区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到,“与此同时,臭氧污染成为制约光明区空气优良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随着今年臭氧污染高发期(8-11月)即将到来,光明区臭氧污染防治力度更加需要逐渐加码。”

▲光明区聚焦大气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的短板问题,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采取了实实在在的管控措施。

直面挑战,今年以来,光明区持续提高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针对扬尘污染和臭氧污染,分别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管控措施:

“1+6”方案指引与“扬尘八条”2.0版同步发力。光明重点聚焦工地扬尘污染管控,研究发布“1+6”长效治理机制,即《深圳市光明区施工工地扬尘防治长效管理工作方案》及6个相关工作指引,构建了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发现、整治、执法三张网工作体系。“谁发现,发现什么?谁整治,如何整治?谁执法,依据哪一条执法?这些问题都在指引中做了详细回答,确保可操作、易实施,将工地扬尘管控做实做细。”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光明区全覆盖、无死角。调动全区12个责任部门,落实32个责任人,对252家主要在建工地实行扬尘污染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地扬尘污染管控大格局;另一方面抓重点、攻难点。根据扬尘污染情况将工地分为重点工地和一般工地,目前全区有重点工地60家,一般工地192家,根据施工进度每月动态更新;其次还创新实施工地环保主任制度,实现管教结合,充分发挥工地扬尘管控“基层自治”。

此外,在“1+6”长效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光明区还对最严“扬尘八条”进行再升级,推出了“扬尘八条”2.0版,全面落实工地扬尘防治措施,打造光明区工地环保新面貌,力争PM2.5浓度改善再上新台阶。

面对臭氧污染这个短板,如何发力?

首先找准病症。“光明区臭氧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周边市、区排放对光明臭氧浓度贡献达80%以上。”专家介绍说,“此外,光明区丘陵台地包围的地形及全市风速洼地的气象条件,导致大气污染物易聚集难扩散。从减排方向来说,光明区臭氧污染防控的主观发力方向,就是全力推进VOCs减排,协同推进NOx(氮氧化物)整治。”

理清了问题,对症下药,光明开出多重“药方”精准管控,瞄准“方案精准、问题精准、时间精准”三个精准,突出科技引领、部门协同、效率优先,实现臭氧污染有效防治。

▲光明区聚焦大气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的短板问题,采取实实在在的管控措施。

方案精准。光明区已专门制定臭氧污染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及4项工作指引。以臭氧前体物VOCs和NOx协同减排为重点,在3个方面开展22项任务38项工作,包括:年内完成144家年排放量在3吨以上的VOCs企业整治;全面摸查全区421家汽修企业,重点督查16家涉喷漆工艺汽修企业等。

问题精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建立污染源台账,绘制污染地图,实施挂图作战机制。“目前,我们已完成大气严管区内的污染源核实,主要包括工业源20家、场地源10个、餐饮源60家和道路源22条,预计九月份完成全部重点区域的核查,并绘制成污染地图。”工作人员表示,光明区还依托科技这剂“良药”,利用科技监测设备比如激光雷达、无人机监测、走航车监测等,针对辖区各类污染问题进行精准溯源。

时间精准。光明区依托专业团队,通过跟踪分析24小时数据高值变化趋势,结合气象预报,确定严控时间段,每日提前预警次日空气质量及气象情况,必要时发布应急管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久久为功——列出时间表,探索长效机制

大气治理工作并不是靠一纸文件就万事大吉,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要步步为营、常抓不懈。

▲近年来,光明区全区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光明区列出时间表、戴上紧箍咒,建立机制保障,建立动态调动、日常会商及工作例会、督查、压力传导机制4个机制,力促全区上下形成了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比学赶超的治理新局面。

▲光明区正实现环境空气质量再上新台阶。

光明正通过全区上下合力,拧成一股绳,努力实现光明区环境空气质量再上新台阶。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

(作者:读特记者 柯季 通讯员 金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