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悲剧频频发生,家有宝宝如何避免?
马蕾孕哺育
2020-06-29 18:43

每年夏天意外溺水事件频发,最近又有多起孩子溺水事件发生,每次看到都心痛不已。

为生命惋惜的同时我们需要加强防范,避免悲剧重演。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室内溺水

最常见的溺水发生在家里,而非河里。Why?

溺水是婴儿期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家中溺水多发生在给宝宝洗澡时,也有一些较大儿童在家中玩水时。

婴儿活动能力差,一旦面部浸入水面,如果没人帮助,就很难自救。

不要认为我就离开一下下,不会这么寸吧!

留宝宝一个人在浴盆里,转身去拿浴巾·····

电话响,去接个电话······

意外总是发生在意料之外,想到了就不叫意外了。

只要5cm深的水,面部浸入2分钟,就能导致窒息;

浸入10分钟,孩子大脑就会有不可逆损伤,导致后遗症、脑死亡。

只要孩子在水里,必须寸步不离,视线不移。

户外溺水

能去游泳池,海滩,就不要去河里、水库,孩子们是很难抵挡的住水的诱惑的,家长的严密看管和防范教育尤为重要。

正规游泳池和海滩安全级别高,只要家长别把孩子扔进水里就不管了,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安全的。

至于那些水库、河里、湖中,不安全因素和不确定风险巨多,不要认为你游泳技能高超就无敌了,就像常话讲得好“被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还有一些家长抱有侥幸心理,心想孩子有危险了会大声喊叫,我离得不远,而且他身边还有那么多人,谁能见死不救。见死不救很少有,但是无法呼救,怎么救?

怎么会?

常以为溺水是这样的:

会大喊大叫,胳膊拍水

而真正的溺水是这样的:

嘴巴在水平线上下,嘴巴想离开水面多点,可是办不到,在非常努力的情况下,嘴巴也是一会在水上,一会在水下,这时是喊不出来声音的,一喊,嘴巴就进水了,就把声音压回去了;

真正溺水时的样子:头后仰,想让嘴巴离开水面;身体竖直,人体重力、挣扎等作用,溺水后是这个样子的,而不是趴在水上,也不是躺在水上的,如果这样那就是游泳,而不是溺水了。

等溺水的人没有知觉了,不挣扎了,才会漂起来。

溺水后处理

溺水怎么办?

千万不要控水,为什么不要控水,因为没用,反而耽误正确抢救时间,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如果发现孩子溺水,但是有意识、有呼吸心跳,可以让孩子侧躺,便于呕吐时胃内容物的清除,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孩子呼叫不应、没有呼吸,立即进行基础生命支持。

为什么不能控水?

溺水时,肺里基本上没有水,因为溺水开始阶段,喉部痉挛,水进不了肺里面;

等溺水时间久了,喉部痉挛解除,肺里面会有水,但是这些水分散在肺泡里面,控水时根本控不出来,你控出来的是胃里的食物和水;

控出胃里食物和水时,进入气道和肺里面导致梗阻、感染,一会心肺复苏更麻烦;

控水过程可能导致颈椎受损、脑出血;

控水过程耗时间,耽误真正的抢救时间,也就是耽误了心肺复苏的时间。

如何施救?

遇到溺水者也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有多人的话,就一人拨打电话,其他人施救。

一旦把溺水者救上岸后,要判断溺水者有没有意识,可以拍打其双肩,并在耳边大声呼喊,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则判断为失去意识。

然后判断有没有呼吸,通过看其胸廓有无起伏来判断。如果溺水者有反应、有呼吸,需要陪在其身边,协助保暖。

如果意识和呼吸有问题,则参考如下进行处理:

★ 溺水者无意识但有呼吸:

让他侧卧,避免被呕吐物呛到,因为很多溺水者都会出现呕吐,尤其是无意识的溺水者,呕吐发生率为65%-86%。

★ 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

立即进行5次人工呼吸。不少溺水者在5次人工呼吸后就有反应了。因为溺水患者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之间通常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仅仅呼吸停止但心跳未停的话,给予人工呼吸就可能救活。

★ 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

5次人工呼吸后仍无反应,此时应假设溺水者心跳也停止了,应立即按照标准心肺复苏流程,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为30:2的比例进行复苏。

宝宝什么时候适合游泳?

美国儿科学会(AAP)不推荐1岁以下的孩子正式学游泳,如果孩子喜欢,大人带着玩玩水是可以的。

1-4岁的孩子,AAP当前意见是不反对也不推荐强制去学。

4周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是否让孩子学习游泳,家长需要考虑孩子的发育情况、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接触水体的频率等等因素,综合这些情况决定是否让孩子学习游泳,并且确保选择的游泳培训班和游泳教练具有国家规定的资质。

游泳准备

给孩子准备安全的游泳装备:泳衣、泳裤、泳镜、泳帽,尺寸合适,最好选择色彩鲜艳的,方便家长能够快速找到孩子。

漂浮装备

不建议购买颈圈式游泳圈,这对孩子稚嫩的颈椎有可能造成伤害。

不建议孩子使用充气式玩具或者充气式垫子,这些物品可能突然漏气或者孩子很容易从这些物品上面滑入水中。

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不会游泳的孩子,建议使用带有安全环状浮袋的救生衣,以保证孩子的头部挺直、面部露出水面。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两周内有腹泻的,近期有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孩子也不要去公共泳池游泳。

游泳的注意事项

只在儿童区(浅水区)游玩,以免发生意外。戏水时避免打闹、从高处跳,帮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求助方法和急救措施。

无论您的孩子是否已经学会游泳,您都不可放松警惕,即便是在浅水区。尽量跟孩子保持1~2米内的安全距离,目不转睛的盯着。同时避开中午阳光强烈时游泳,预防晒伤。

游泳尽量戴泳镜保护眼睛,不要持续呆在水里的时间过长,至少每小时休息一下,上岸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澡,也要多喝水。

想要安安全全的把孩子养并非易事,从小目不转睛的盯着,寸步不离的跟着,防不胜防的守着。

伴随孩子的成长,危险和意外无处不在,提前储备一些常见急救知识,防患于未然,小心无大错。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