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8岁男子频繁熬夜突然胸闷,ICU抢救37天!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李梦圆 文/图
2019-05-11 18:24

3年前诊断“1型糖尿病”,但却没有当回事,工作压力大频繁熬夜,深圳28岁男子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ICU抢救37天挽回一命。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由深圳市卫健委主办,深圳市护理学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慢病护理管理联盟承办的“天使助力,健康深圳”的专科护理义诊走进华为。20余名护理专家,围绕慢病高危因素筛查及干预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体重管理、情绪调节、睡眠管理等内容,为200余名华为员工进行了系统化的慢病管理健康教育。

患糖尿病未规范治疗差点丢命

田先生今年28岁,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今年2月份,田先生在上班时,突然胸闷,呼吸困难,无法工作。原本以为休息一下就能够缓解,但三个小时后,田先生的身体越来越难受,同事赶紧把他送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

田先生被送到医院后,急诊科医生立马为他检查、治疗。医生发现,田先生血糖高达24.6mmol/l,这种情况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但因临近年关,田先生拒绝住院,执意要求回老家过年。医护人员苦口婆心,反复告知相关风险,并竭力劝阻离院,田先生才答应留观治疗。

留观治疗几个小时后,田先生出现神志模糊,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的症状,医护人员立马对他进行紧急抢救,并送入ICU治疗。田先生在ICU一住就是37天,期间使用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CRRT生命支持等技术,医护人员才把他从死亡线拉回来。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护理部主任丁小容介绍,幸好医院留住了田先生,否则他回家过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待田先生病情稳定后,医院了解到,田先生3年前已经诊断“1型糖尿病”,但却没有当回事,一直没有规范治疗,间断用药,也没有按时监测血糖。再加上田先生工作压力大,频繁熬夜,饮食作息极不规律,才导致了这次生命垂危的情况。

中青年工作压力大需加强慢病管理

田先生所患的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的一种。此次国际护士节的主题是“护士:引领之声-人人享有健康”,护理人员作为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护理服务贯穿慢病患者院前——住院——出院的管理全过程。丁小容同时也是深圳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她介绍,如今慢病已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良好的慢病自我管理,可有效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缺乏良好的管理,则可能出现向田先生一样的悲剧。

深圳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中青年较多,竞争意识强,有超负荷工作,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生活节奏紧张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中青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丁小容介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在未来20年,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2-3倍,到2030年,50%以上的慢性病负担都将集中在65岁以下的劳动力人口。因此,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减缓慢性病发病率增长,减少慢性病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时间,对于减轻市民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慢病年轻化,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也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丁小容说,慢病对青年患者在预后、寿命、劳动力、生活质量及医疗费用等方面造成的伤害远大于老年患者,在医学界及社会引起关注,也成为医学界预防和控制的重要课题。

面对这种情况,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护理团队及时行动,在2015年申报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时,就将慢病护理管理作为首要建设与发展方向,并借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智慧医院的整体建设,发展基于云随访的慢病管理体系,开展全程的慢病管理,有效提高了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丁小容介绍,这几年,汝康会、造口人之家、红围巾等慢病管理项目在持续有效开展,并在2018年牵头组织18家医疗机构,成立了深圳市慢病护理管理专科联盟,已经逐步形成了慢病护理管理的品牌项目和学科影响力。

今年国际护士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护理专家们走进华为义诊,围绕慢病高危因素筛查及干预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等,就是为了真正将护理人员满足市民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作用付诸于实践,将健康科学知识带到市民身边,真正做到护理工作“贴近社会、贴近临床、贴近病人”。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李梦圆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