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带大家走进一个金光闪闪的世界——深圳水贝。”手机支架立起,补光灯亮起,近日在位于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水贝夜校直播教室里,8张青春洋溢的面孔出现在直播镜头前。他们是来自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中外“学霸主播团”,正用中、英、俄三语,向世界“解码”水贝黄金珠宝产业的独特魅力。
俄罗斯学生努力蹦出中文词汇,中国学生用俄语介绍产业版图,尽管同学们肢体语言稍显生涩,介绍也带着“学生气”,但还是点燃了直播间——“中俄学霸组队介绍水贝,太酷了!”“这简直就是行走的招生简章。”开播不到5分钟,观看人数已破千,弹幕刷得飞快。
说俄语我们是专业的
这份直播热度,源自深北莫开展的暑期实践。今年暑假,深北莫在广东、江西、山东、贵州等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领域涵盖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红色传承、“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等11个方向,“中俄珠宝‘语’宙:水贝产业跨文化传播实践”是其中之一。
“得知项目后,我立刻查资料,发现水贝很少有俄语的文化推介,黄金、珠宝相关的专业术语也存在俄语翻译障碍。深北莫语言系依托中俄联合办学特色,学生俄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达90%。卖黄金,他们是专业的,说俄语,我们是专业的。”语言系俄语专业大二学生李家豪说。从项目申报到前期对接,从打磨脚本到现场协调,团队小伙伴足足忙活了一周。
翻开他们十几页的项目申报书,行程密密麻麻:整理《水贝珠宝俄语50句》实用手册,参观水贝珠宝博物馆、记录产业概况解说词并翻译俄语版本,走进非遗工艺工坊,用手机镜头捕捉“花丝镶嵌”的指尖传奇……实践期间深圳暴雨不断,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的热情。“书本上的知识,只有扎进实践里,才能活起来。”俄语专业大二学生苏煜曹说,“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我想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也想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收获课堂之外的‘真功夫’。”
首播“翻车”也是成长
为了这场首播,同学们专门学习了直播课程。听课时大家信心满满,“虽然没直播过,但平时没少看直播。”可当现场灯亮起,不少同学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开播后,直播室变成了多语种“练兵场”,中文、俄语、英文小组轮番上,化学系大一俄罗斯学生维卡用中文介绍水贝历史,中国学生用俄语讲述在珠宝博物馆的见闻。因为经验不足,这次实践不涉及交易活动。
直播尾声,网友纷纷提问:“主播只学了两年俄语么?”“水贝黄金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怎么才能考上深北莫?”下播后,大家进行了复盘:“背好的词儿、设计的动作,镜头一开全忘了,三人齐刷刷在读PPT。”“下次设备一定提前调好,忘词救场预案必须有!”
俄语专业大二学生姜承均却觉得收获满满:“第一次直播,失误难免。但失误里藏着进步,我学了一堆黄金珠宝专业词,练了口语,还结交了一帮并肩作战的朋友,值!”对维卡而言,这更是一次奇妙体验:“水贝太神奇了,直播太有意思了,同学们的俄语超棒,我的中文也‘实战’了一把。”
带着任务去,满载成果归。这场“中俄珠宝‘语’宙”的暑期实践,是课堂知识向现实运用的跨越尝试,同学们将商务俄语、跨文化交际、新媒体运营等课程理论转化为实战项目,培养了复合能力,让课堂积累在直播间碰撞出火花。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