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男子电梯间突发心脏骤停,医社联动“教科书式”接力大抢救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田怀谷 黄贤君
2022-03-23 20:39

3月18日11:10,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区,一名42岁男子坐电梯准备下楼做核酸检测时,突发心脏骤停,生命垂危。同梯邻居紧急按响电梯警铃,物业安保人员收到警报立即通知相关人员上前施救,并紧急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后,一场小区热心居民、120急救人员、医院“教书科式”接力大抢救,就此展开——

男子做核酸途中突发猝死  防疫志愿者搬出救命神器

“你赶紧跟我到2栋,有人晕倒了,在13楼电梯里。”正在核酸采样现场做防疫志愿者的小区居民杜艳丽,听到业委会师主任的呼叫,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赶赴现场。作为一名曾在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工作近2年,现在深职院任医护专业教师的急救培训导师,她非常清楚,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分秒必争。

当她跑到事发现场时,看到一名倒地男子仰面朝上躺在电梯中间,面部紫绀、失去意识,一位义工“大白”正骑跨在他身上按压。医者本能驱使,顾不得其他,她立即接手胸外按压,并用外科口罩覆盖患者口鼻,按30:2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快去取AED!快去取AED!”忙中不乱的她冲着业委会主任大喊。她特别清楚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简称AED)的重要性:深圳市急救中心去年在小区每一栋楼口的显眼位置,都安装了一台AED,此时该派上用场了。

社区防疫志愿者抢救猝死男子

11:14,AED送到。杜艳丽迅速开机,贴上电极片,于11:15用AED对倒地男子进行了首次电击除颤,随后和现场另外三位志愿者一起,按照AED语音提示,持续做心肺复苏,每隔2分钟按键除颤一次,直至深圳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接手急救。“这个时候,我们几个都还穿着防护服,已经是大汗淋漓。”杜艳丽说,“紧张的抢救过程中,我印象中只用AED除颤3次,昨天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取后台数据后才知道,我们用了5次!”

多方接力按压不放弃  医院接力救治恢复心跳

时间就是生命。随着时间流逝,生命的希望也会一点点流失。赶到现场的深圳120急救人员,立即连接自动胸外按压设备,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予以球囊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道,并迅速将患者转运上救护车,按照“就近、就急、有救治能力”的抢救原则,电话联络具备国家级胸痛中心资格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下称: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做好接病人准备。

11:43,当120救护车呼啸而至时,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心内科的胸痛团队早已做好接诊准备。

监控视频显示11点43分120救护车抵达医院

患者危在旦夕,是否还有存活机会?大家都在心里打了问号。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久经磨炼的胸痛中心的工作信念。

急诊科抢救室团队接力救治

在抢救室内,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的黄志刚副主任带领急救团队,马上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大家屏息凝神看着监护仪的数据,期待有奇迹!一分钟、两分钟……持续按压直到11:49分,监护仪上那条蠕动的心电出现了有规律的窦性心律曲线,患者恢复心跳,复苏成功了。

恢复心跳后,抢救室的急诊抢救团队根据复跳后的首份心电图,迅速诊断为“急性前壁心梗心脏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成功后,离开抢救室,医护快速将患者转运至DSA

经过急诊抢救室进一步高级心肺复苏,患者心跳恢复后,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诊断明确。如果不立即开通梗塞的冠状动脉还可能再次心跳停止。第一时间得到通知的心内介入团队早已做好继续治疗准备,急诊医护迅速将患者安全转移到DSA室交由心内科继续救治。胸痛中心的心内科陈赛勇副主任医师带领的介入医护团队,快速通过造影介入手术在10分钟内为患者开通血管。术中冠状动脉造影可见严重三支病变,前降支100%闭塞。在开通前降支血管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无复流的危险情况,陈赛勇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迅速处理,之后血压得以好转,冠状动脉3级前向血流。手术过后,患者转CCU进一步诊治。

3月19日,患者拔除了气管插管,神志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对于事发当天发生的一切,他已记不得,但是当他看到媒体上关于自己抢救过程的报道,他感动得流泪了:“没想到,我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3月22日,北大深圳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一区吴淳主任带领团队去CCU查房时,这名已恢复良好、再观察两天即可转入普通病房的男子,竖起大拇指说:“感谢你们!感谢所有救过我的邻里和医护人员!这次被救过来,我由衷感慨居住在深圳这座城市的好,由衷地感恩身边的人素质都这么高!我还年轻,我一定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回报社会,好好地为深圳做贡献!”

患者恢复良好,为医护团队点赞

猝死抢救需全社会努力  医社联动可创造更多奇迹

整个抢救过程惊心动魄。可以说,这名男子得以死里逃生,是幸运的。但是这种幸运,也非完全偶然。这次接力救治,志愿者们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和AED使用;转运过程深圳市急救中心有力调度、院前院内急救团队默契配合;医院胸痛中心团队高效及时救治,这才让患者得以较高质量存活下来。“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坚持不懈地与死神赛跑,对生命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特别值得点赞!我们专业人员接手后,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也进一步确保了这场生命抢夺战取得最终胜利,特别令人欣慰!”回顾起这场急救的点滴,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周启棣主任颇有感触地说,“这是急救中心、医院、社区联动,在城市急救方面取得持续进步的最好见证。”

近些年,猝死是屡见不鲜。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据中国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每年高达54.4万,位居全球之首!近几年,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心脏骤停具有不可知性,大约80%的猝死发生在院外,如家庭、公共场所。“一旦发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在专业院前急救人员到达前,第一目击者尽早的心肺复苏、拨打120呼救、及时使用AED除颤等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对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临床预后十分关键。” 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范昭副主任说。

猝死院前救治十分重要。据深圳市急救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深圳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市民已经用安装在公众场所的AED成功抢救44人。“医院和社会市民的联动努力,这样可创造更多奇迹。出手急救,你也可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一区吴淳主任说。

(原标题《42岁男子突发心脏骤停 医社多方接力成功急救堪称“教科书式”》)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冻结-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田怀谷 黄贤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