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云“死磕”的这群“码农”
读特记者 闻坤
2019-04-24 19:38

如果说在电影的世界里,大师们用镜头记录时代的脉动。在赛博世界里,工程师们则用代码揭示出一个即将流变的世界。

五年时间,平安云走出了一条基于平安金融优势的云技术路线,安全、合规成为平安云最大的服务特色。云是一朵天上的云,而造云者则是接地气的一群人。记者日前采访平安云的建设者,来聊一下,地上的人和天上的云,如何连接起来,直通云霄。

云平台划分架构前部门徒步团建活动

数个春天的等待

林博2007年加入平安,成为当时自动化运维的一名工程师,此后负责持续集成开发,这是一项“非常需要云支持”的工作。需要产生动力,和其他互联网公司非常类似,业务需求埋下了内部创业的种子。但这距离平安科技成立还有1年时间,距离平安云立项还要再等待数个春夏交叠。作为一名“深潜”云计算十二年的“老兵”,林博对云有太多话可说。

潮起潮退,历史的汹涌不断冲刷出属于一个时代的形态。

2008年,平安科技成立,为平安的互联网化探索加装了一台IT发动机。2013年,移动端开始取代PC端成为互联网的主要流量入口,平安的科技板块业务依次列队成形。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对传统基础架构提出了很多挑战,比如需要快速的扩展,灵活的部署等,而传统的流程、技术无法满足这些业务要求。"

简单来说,加油速度赶不上烧油速度了。怎么办?

彼时云计算无论怎么看,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鲜肉人选”: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处理能力、高度弹性的扩容能力,以及快速的部署应用能力等等,云为满足移动端数据大爆炸时代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更重要的是,云计算的商业变现能力已经被证明——足够令人雀跃。

基础架构裂变

金融公司造云,没有先例可循,前有硬件起家的IBM,后有手握操作系统的微软,BAT也是凭借优势领域各立城头。但对于平安而言,造云还有更大一层意义,甚至嫁接了平安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

这一点,对于当时连办公地点都不固定的平安云“小分队”来说,实在太过”魔幻”。但KPI导向制的平安文化,决定了平安人从不打盲目的仗,很快平安云定下第一个小目标:一年内,让平安科技内部开发大神们上云。

初具规模之后林博团队在召开门户前端开发会议

为了这个小目标,一帮人开始“倒腾”。造云这件事,当时只是一个项目,林博因为专业领域被临时“拉”过去支援。“初始团队也就六七个人,窝在一个小会议室里。”因为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林博已经不记得搬了几次“家”。

但搬家跟难搞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最艰难的是2013年”,为了搞懂云,六七个“技术宅”开始“忽悠”造云前辈来讲课,凡是搭点边的、不管有没有云经验的都被请了一遍,包括IBM、微软、思科等大厂前辈。各种试验、学习,一帮人使出了迎战高考的学习劲。逐渐地,平安云在不断试错中成长起来。

什么是激情?大概就是一段让人回忆起来嘴角带笑、眼里含泪的岁月。熬过了2013年,到2014年5月份,平安云已经上线了2000个虚拟机。量不算多,但跟0个相比已经是质的飞跃。

紧接着,还没来得及兴奋,平安云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故障。这次故障加深了平安云团队对于安全、合规的敬畏感。跨区域部署、多租客分离等技术相继上马,“四横四纵”灾备体系和“云+雾+端”的高效运行架构逐渐完善起来。自此,平安云再没发生过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故障。

部门产品培训会

从“互联网人”到“平安的互联网人”

2015年,一批“互联网人”陆续加入平安云,丁宁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都有服务过IBM、微软、亚马逊等大厂的经历,互联网精神早就刻进骨子里。第一个悄悄发生的转变是平安云服务意识的转变。

“从传统基础架构转变到云计算,其实是从甲方转变成乙方(服务方、提供方)的过程。”丁宁总结道。

林博更愿意将之称其为“多元”,“平安云的文化跟深圳一样,人员来源的面很广,有金融背景的、有互联网背景的、有制造商背景的、有硬件背景的等等。”这是一个相当杂糅的团队,“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占主导。”

从最初的六七个专项小组成员,到丁宁进来的第三年,平安云建成事业部。地上的摊子越铺越大,天上的云彩越描越清晰。

平安云部分小伙伴

然而“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当进来的人都自带光环,如何带领一支优秀的部队步伐统一就变得棘手起来。平安有一套自己的文化底蕴,包容和开放是吸引互联网人扣门入院的第一道栅栏,然而他们还需要更多阳光和空气来成长。为此,曾经同样有微软、亚马逊履历的方国伟(平安科技CTO)为团队制定了一套COBIT文化。

每当平安云小伙伴们进入内部工作区界面,首屏展现的便是由丘子隽(平安云网络产品负责人)写的洋洋洒洒数千字COBIT文化阐释。情怀之外,从“互联网人”成长为“平安的互联网人”,COBIT定制了专属于平安的IT精神 。

C——Customer Obsession(为客户需求闭环)

O——Ownership(为自己的工作责任闭环)

B——Bias for action(做行动的巨人)

I——Insist on the highest standard(“死磕”细节坚持最高标准)

T——Think big(持有信念:走出金融人的互联网技术之路)

准确来说,COBIT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平安云小伙伴们的日常习惯和行为准则。

2016年底,在攻克第一个小目标之后,COBIT文化为平安云定下第二个小目标:他们要造金融行业的公有云。

又一个新起点

又是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巨大挑战,平安云再站在了新起点上。“公有云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从IaaS服务变成IaaS、PaaS、SaaS的服务。”公有云的服务让平安云更接近于一种服务形态或者业务形态。

相对于技术概念,平安造公有云是一种更宏大的战略升级:平安要用这一朵云串联起整个生态图景,形成下一个十年奔向“金融+生态”发展模式的羽翼。

在战略决策背后,是亿级的沉没成本。而这一次蜕变,平安云将为整座平安大厦架起一座通天的桥。

公有云上线倒计时最后一天

2016年底,公有云开始写第一行代码。2017年3月,平安云发布第一个公有云版本。尽管阻力重重,公有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诞生了。到2017年下半年,公有云迎来第一个外部银行客户。

“为了满足外资银行的版本,那时候一堆人又开始疯狂的折腾。”林博嘴角勾起一抹笑,仿佛又回到当初几个人挤在会议室苦战的情景。

为了满足外资银行严监管、高标准的业务特色,“每个点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做研发。”他特别强调:“这个事情挺难倒腾的。”作为部门里的技术大牛,一向在后台的林博被推上最前线,临时担任起应对银行技术答辩的辩手。

敢想和艰难往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但从0到1的突破,终于把平安云扶上可以快马扬沙的大道。到2018年底,平安云直接服务的外部客户已经超过500个,生态圈所覆盖企业已经超过15万家。

五年时间,平安云走出了一条基于平安金融优势的云技术路线,安全、合规成为平安云最大的服务特色。

但林博认为,平安云还处在“折腾”的阶段,需要更精细的打磨。根据中国信通院(CAICT)的统计数据,中国公有云市场已经从2013年的47.6亿元,成长到2017年的264.8亿元。

半个多世纪以前,斯坦福科学家John McCarthy曾预言,计算机可能变成公众资源。

现在看来云将是第一个实践技术趋势的试验田。林博认为云作为一种服务形态,会像水、电、煤气一样,可以随时使用。而他们要做的事,非常类似预言家:在市场爆发之前部署好云资源;在业务需求之前制定超前的研发计划。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