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单车,是欧阳煦这些年来四处奔走献爱心的全部工具。这个自行车爱好者在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祖国的下一代和绿色出行上颇费心思。欧阳煦和记者约在了罗湖绿道U站见面,U站墙体印刷着这些年来他骑着自行车的爱心活动轨迹,在寒冷的冬天显得格外有温度。
助学送关爱
"我喜欢自行车很多年了,17岁的时候就从武汉骑车到神农架玩。"说起自行车,欧阳煦的眉眼间掩盖不住自豪和欣喜之情。2012年7月,欧阳煦从成都出发,翻越14座海拔4000米高山,花了21天,单车骑到西藏。一路上,他先后在海拔5200米的米拉山、4200米的折多山驻足,探望当地希望小学,为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送去学习文具。
"我觉得这次骑行是我做公益的伏笔。"欧阳煦说,"像骑行路上车链条掉了这类麻烦事,陌生车友都会帮忙,这种互助精神感动了我"。从西藏骑行回来以后,欧阳煦在罗湖社区家园网发起骑行活动,并成立罗湖区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开始了公益之旅。
2013到2017年间,欧阳煦连续五年联合爱心企事业单位、义工代表,到距深圳200公里的陆丰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不但雪中送炭,点对点帮助了最需要帮扶的贫困学生,还开创了精准扶贫的新形式。欧阳煦认为,改善基础设施才能留住老师,好的师资是改变当地教育的第一步。于是,他带头为潭西镇崔陂村小学修建食堂,完善教师公寓等设施。
骑行送温暖
不仅心系祖国未来的花朵,欧阳煦还心系着弱势群体。
从2015年开始,每年逢天气大降温时,欧阳煦都会组织骑行队,给寄居天桥下的流浪人员送温暖。骑行队的后座上带着棉大衣,随身携带的热水壶里还有温热的暖心粥和汤圆。
"我们都是晚上去,真正的流浪汉才会晚上还滞留在天桥下。"欧阳煦和记者分享自己的心得。除了送温暖外,他还会劝导流浪汉到救助站避寒,寻求帮助。这两年来,欧阳煦先后组织骑行队到东门、南湖、黄贝等十个街道的立交、涵洞巡查,帮助露宿人士,为他们送去棉衣146件,棉鞋144双,面包蛋糕等应急食物396碗,独立包装食品670个,救助人员600人次以上。
每年1月1日,欧阳煦还会带头募捐,组织义工们购买奶粉、米油、尿片等,组队骑行送到特殊儿童学校,陪伴开放区域的小朋友玩游戏,到重症监护探视"送拥抱"等等。此外,他还组织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给老人理发、梳头、剪指甲,组织唱红歌互动和节目表演,为百岁老人送上生日祝福和蛋糕,宣传敬老爱老、尽善行孝等传统美德。
改善骑行环境
作为一名骑行爱好者,欧阳煦对深圳的绿道建设特别上心。他组织义工骑行队在活动中,发现交通安全隐患,会及时通过深圳新闻网、罗湖家园网等网站发帖,敦促有关部门迅速改进,同时积极参与网络问政,代表骑友向政府提建议,改善出行环境。
2013年9月,欧阳煦在骑行过程中发现沙湾公路的道路狭窄,车流拥堵、路况糟糕。特别是水泥路边施工马虎,留下条条裂缝,骑行者一旦不注意把车轮卡到裂缝里,极易失去平衡摔倒。欧阳煦为此专门组织义工骑行队去沙湾绿道对隐患拍照、宣传,有关部门也迅速回应,用沥青修路面。
见习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