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情绪经济,创新是不二法门|察言观社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10-24 08: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谁能以高质量创新快速回应消费者丰富的情感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和未来。

体量大、品质优的消费市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央媒报道,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一批新兴消费形态正在为经济注入新活力,也折射出消费逻辑的深刻变化。其中,情绪经济更被称为“消费新风口”:“十四五”以来情绪消费快速升温,2024年“情绪经济”规模超过2.3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

所谓情绪经济,是以情绪消费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形态,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心理需求,具有跨界融合、灵活多变的特征。过去,消费决策主要看功能与性价比;如今,情绪价值的权重不断上升。人们不再只为“有用”买单,更愿为“开心”“治愈”“认同”付费。这既是单纯的物质消费获得满足后的消费升级,也是一种更丰富、更个性化的需求表达。

从青年的“盲盒惊喜”,到中年的“疗愈减压”,再到老年的“陪伴服务”,情绪经济覆盖面广、增长快。但机遇伴随挑战,市场规模庞大不等于“钱好赚”。情绪价值是最难量化、也最难复制的竞争力。如果供给侧创新乏力,只会制造噱头、盲目跟风或抄袭模仿,就只能造成消费者的心理疲劳和信任流失。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创产品、空洞的“网红打卡地”,生命周期往往极短,就是这个原因。

显而易见,要想分得情绪经济这块数以万亿计的市场“新蛋糕”,关键在于供给侧能否创造真正有诚意、有创新的情绪价值。这对企业和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洞察人心,深入理解不同圈层、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需求,而非停留在表面。其次,要敢于跨界融合,把产品、服务、场景与文化IP结合,形成复合体验。譬如,潮玩的成功,靠的不是塑料玩偶,而是设计、故事与“惊喜感”的深度结合带来的深度情感体验。再次,一定要坚守品质与真诚,千万不能忘记:任何投机取巧最终都会透支信任、损害品牌。

简而言之,在情绪经济这条万亿级高速赛道上,谁能以高质量创新快速回应消费者丰富的情感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和未来。

编辑 温静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