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社论: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南方日报
05-27 09:03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5月26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深圳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会嘉宾广泛开展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合力,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后,全党全社会文化自信极大增强,更加深刻认识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支持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当前,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复杂态势,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进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回望过去,中华文化正是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创造中绵延不绝,塑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重要举措,目的也是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也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随着世界文化激荡展现新的态势、中华文明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文化强国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社会思想文化呈现新的特点,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任务更加迫切。今年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各方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对历史文脉的赓续不是对古老文化的简单‘数字化保鲜’”“以AI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动起来、传下去、走出去’,加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创造”“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华文明学’,各方携手合作,以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同发展”……智慧观点汇聚,思想火花碰撞,这场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凝聚起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推动着文化的创新和突破。5月22日—26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AI等新技术应用成为看点、热点、爆点,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和光明前景。广东是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与文化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必须率先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推动“硬件”和“软件”全面升级,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同时,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坚决守好国家安全的“南大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将不断打开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原标题:

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热烈祝贺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