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这三种文化的优势,有效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习惯,形成人们的思维习惯,并融化到人们的实践行动中。人不是外在于文化的,而是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人们往往对传统文化习以为常,不需要反思就能够直接做出行动,是自觉自愿的,自动而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精妙的思维方式。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人在做事的时候保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人要保持正确的方向,以及做事情的尺度和原则,不极端、不偏见;人在行动中不偏不倚,不会偏离于大道之外,始终处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大量的典籍之中,也包含在大量的历史古迹之中。这些古迹是传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说话的物质载体。要充分发挥这些物质载体的精神价值,就需要充分保护和发掘其意义。全会指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道不远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只有在实践之中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通过个人的追求,实现个人的成长。修身,通过修身来提升自我的修为,以及自我的能力。齐家,人也在追求家庭幸福,通过管理自己的家庭,参与家庭的建设,来提升自我的幸福感以及归属感,营造生活的港湾,精神的出发点。治国,有机会的时候,人要参与自己所在的组织的治理,推动本单位、本地区和本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平天下,人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作出贡献。人将自我的价值融汇到社会、民族和人类的发展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和社会的同一性的一致。全会指出,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
二、弘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展现出的文化,已经融汇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之中。革命文化展现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作出的奋斗。在革命岁月中,很多英雄人物激情澎湃,舍生忘死,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勇于献身,有很多都未能等到胜利的黎明。革命文化中留下了大量大爱无疆、勇毅前行的精神丰碑。例如工人运动领袖杨殷,在临刑时曾留言“朝闻道而夕死,可矣”。断肠明志的陈树湘,为了“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革命文化包含着大量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这是奋进新征程的最好的营养剂。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新时代,我们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全会指出,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在建设、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我们不断吸收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大胆的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推进事业的发展。我们在建设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而且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文明,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神的旗帜。例如,在铁人精神中,体现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的铮铮誓言;在红旗渠精神中,展现出“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劲头;在雷锋精神中,饱含着“平凡工作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精神中,充满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创业干事的追求。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我们解放思想,大胆进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塑造了丰富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
在长期的改革开放中,我们能够积极应对文化的冲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持续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新时代,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形成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的大潮中,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澄清了很多模糊的认识。全会指出,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
四、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复古主义者,而是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不仅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发扬革命文化所包含的精神资源,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精神。文化不仅是为了保护,而且是要发展的。通过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丰富供给高质量的文化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更多更高的精神追求,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和文化氛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向改革要活力,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和创新这三大动力。文化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要落地到人民生活中。在文化的传播渠道上,要加强对文化传播渠道的建设,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机制,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网络传播中,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在保障机制上,建立健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机制。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中,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哲学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山英才计划”宣传文化领域社科理论类别特聘人才)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这个知识你知道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