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大手笔引入“耐心资本”。10日,深圳市财政局就百亿规模平安基金(以下简称平安基金)落地深圳召开通气会。这是深圳首次也是首创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桥梁,主动引入险资长线资金“现身”一级市场,撬动更丰富的社会资金力量,进一步拓展了深圳市股权投融资渠道,以“耐心资本”为深圳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注入蓬勃的“源头活水”,为深圳经济创新和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平安基金规模100亿元,其中平安人寿认缴94.5亿元,深圳市引导基金认缴2.6亿元,龙岗金控认缴2.4亿元。采用双GP模式,由平安创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海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完全市场化方式共同管理。可投金额的90%投向深圳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投资项目,10%投向深圳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续期限不超过15年。
逢山开路:深圳首次主动引入险资长线资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深圳主动作为,敢于创新,积极推进与保险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合作,共设基金,发挥保险资金“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丰富财政政策手段和资金来源,为深圳大市场创新引入险资长线资金。
平安基金由深圳市财政局与保险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合作,采取“直投+母基金”的形式,将90%可投金额投向深圳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投资项目,为深圳城市建设、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另10%则投向深圳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交通及民生建设等,交通运输领域主要围绕“一环两扇,四级六轴”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民生建设领域主要围绕城市民生保障基建及保障房等的建设。重大产业投资领域主要瞄准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直接投资项目或创投基金项目。
平安基金的设立,将引导险资在基础设施项目和创业投资两个方向上布局投资。深圳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构建政府资产盘活新机制,形成股权投资良性循环,以基础设施投资及产业投资的双轮驱动,为城市建设‘20+8’产业布局带来示范效应,强化深圳险资对创投基金的布局。”
遇水架桥:深圳财政破题收益分配和清算机制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16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11.08%。作为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稳健增长,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平安基金设立之前,深圳财政部门充分调研我市创投市场整体情况,论证我市政府与保险机构之间具备较大合作空间。相较于其他基金,险资基金资金量大,有助于为优质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缓解我市股权创投行业募资难问题;周期长,有别于银行理财资金,可设立十年以上基金,有利于企业获得长期融资,是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属于权益资金,可作为项目资本金,不增加融资企业负债并可起到降低负债率作用,有利于降低我市企业财务杠杆;对超额收益要求不高,有别于传统创投基金,险资以获得稳定期间收益为主,适合交通、产业园、仓储物流等基建类项目,这也有利于我市盘活存量资产,助力城市发展。
同时,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与创业投资的需求也非常契合。平安基金存续期为“12+3”年,其中投资期7年,退出期5年,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可延长3年。作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风向标,平安基金将助推深圳“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成为支持深圳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了解到,平安基金落地也是首创由财政主导方案设计,创新破题收益分配和清算机制等难题,并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收益统筹平衡,且具备复制推广条件,有望后续与险资合作打造样板和参考。
市场向新:险资增加股权投资配置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在科技创新、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平安人寿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深圳土生土长的企业,该公司将当好“耐心资本”这一角色,以平安基金为范例打造政企合作服务实体经济新样板。“我们坚信深圳将为平安基金创造丰富而具有长期价值的投资机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
业内认为,作为“耐心资本”的代表,鼓励规模大、期限长的保险资金增加股权投资配置是大势所趋。这有利于险资优化资产配置,增厚投资收益,也有助于为优质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深圳财政紧扣“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全局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与深圳经济体量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优质金融资源,补短板引活水,在险资基金方面开创引导基金与险资合作新模式,先后与头部保险机构共设基金,合作总规模达200亿元。
同时,深圳财政优先将市政府引导基金打造为“耐心资本”,持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以推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引导基金参投的子基金总规模接近4700亿元,其中认缴出资超过1000亿元,实现约4.6倍的杠杆撬动效应,这些基金已投资项目近3400个。
今年,深圳推动设立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种子基金认缴总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支持对象聚焦首轮融资且估值不超过1个亿的“种子期”项目,鼓励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技术源头单位参与,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在深转化。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