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创新选育“良种” 深圳“种子基金”即将落地开花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04-08 21:33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科创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4月8日,记者从“深圳创投日”获悉,去年成立的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吸引社会资本高度关注,目前该基金已吸引40余家GP(普通合伙人)申报,其中已立项5家,该基金落地运作指日可待。

“深圳创投日”活动上,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下称种子基金)举办了生态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力合科创、同创伟业、深创投、深圳天使母基金、东方富海、国宏嘉信企业代表纷纷亮相,业界惊呼“创投天团”走上了前台。

记者了解到,2023年11月,深圳市成立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委托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而深圳天使母基金早在2018年设立,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种子基金是在现有天使母基金投资阶段上进一步前移,投向更早更小的科技项目。深圳通过设立种子基金,旨在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这个月会发布整个种子母基金的实施细则,那么下个月应该就可以落地。”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建告诉记者,“今天签约的是个生态体系,包括潜在的和正在尽调的子基金管理人,也包括我们的生态合作伙伴,比如科研院所、产业链里面的服务体系等。”李新建说。

据悉,深圳种子基金明确界定了种子项目的“标准”并坚持“极早期”。据李新建介绍,一是种子项目为外部机构首轮投资且企业估值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二是种子子基金中投资额500万元以内的项目不低于60%。此外, 种子子基金存续期也延长到15年。

为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种子基金在出资方面明确,市区联动出资80%,允许财政及国有成分出资总额最高达100%。“让投资团队适当降低逐利性,政府来更多承担相应风险,放宽风险容忍度。”李新建表示。

为确保子基金管理机构“敢投不乱投”,深圳种子基金方案在天使母基金基础上升级让利机制、回购机制、新设风险补偿机制等。在子基金存续期内,子基金管理人可申请对种子基金出资部分进行收购,持有时间越短,收购价格要求越低。在容错机制方面,对于程序合规合法的投资项目,出现投资风险后,经考核可依法依规免除相关责任。

种子基金如何找到“好种子”?李新建表示,目前天使母基金正在牵头打造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直通车”挖掘“优质种子”;建设“种子项目库”,推动种子项目与种子基金、天使投资人等早期资本,以及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专业资源高效对接。

据悉,深圳天使母基金目前已与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签署合作协议,集纳了百余项技术成果。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