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前海地下道路智慧化管控平台”正式启动建设,计划于2024年年底试运行。商汤绝影将助力前海构建深圳首个核心城区“多点进出”地下道路一体化智慧系统,打造数字交通的“最强大脑”。
自“十四五”规划提出以来,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全面铺开,《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等指导文件相继出台,加速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发展。
前海地下道路总长约9.81公里,是国内目前建设标准最高的地下道路工程,也是少见的多点进出城市地下交通工程。它将形成相互连通、逐级分流的独立完整地下交通系统,成为前海内部的交通主动脉,其智慧化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水平尤为迫切和重要。项目由深圳市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交通局南山管理局、前海管理局指导,前海建投集团建设,商汤绝影将助力项目成为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化、一体化、协同化的地下综合性智慧化管理系统。
项目致力于打造深圳市“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典型场景,助力完善现代、高效、便捷城市交通体系,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道路交通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顺畅、安全的出行体验,为深圳及国内城市地下道路交通智慧化建设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前海经验”。
针对前海地下道路智慧化、网联化需求,商汤绝影将协助建设“感知-传输-管理-服务-运维”一体化协同式智慧化平台,包括边缘计算单元(MEC)、车路协同系统、AI智能云等产品,打造一体化程度高、数字化程度高和精细化程度高的“三高”项目。
首先,为助力深圳“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管控平台的一体化程度非常高。相较于目前国内地下道路普通摄像头等单一感知手段,商汤绝影为前海地下交通打造了专属的智慧中枢,采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车路协同等多种最前沿技术设施,针对地下道路与周边路网交通系统衔接整体需求,规划打造综合性、一体化的智慧化管理平台。
其次,作为行业领先的AI公司,商汤绝影将“大数据+AI技术”融入全流程,提升项目的数字化水平。利用“摄像机+毫米波雷达”多传感器对海量道路视频、交通数据进行收集,AI加持的管控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市民可在地下道路享“人-车-路”协同式伴随信息服务,实时获取地下系统推送的各种交通信息和地下空间链接的停车信息。
不止如此,依托最新数字孪生和交通仿真技术应用,前海地下道路行驶路径规划精确至厘米级别,其实时状态被精细复刻,能够实现道路“全息感知”并进行精确流量预测和管控分析,市民能够进行“无缝定位导航”,在地面地下均能实时更新位置信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平台能迅速获取并传达事故精确定位,为应急响应争取宝贵时间,极大有利于交通引导和应急疏散。
同时,该平台还将解决传统地下道路“监多控少”,数据不共享、信息不对称、管控不及时等问题。
未来建成后的深圳“前海地下道路智慧化管控平台”,将实现人、车、路、环境的协同管控,显著提升地下道路通行能力,提高运营安全水平,降低运营能耗和管理成本,延长道路服役期限,
凭借领先AI技术、“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领域建设中的深厚积累,商汤绝影将助力前海地下道路数字化建设,为深圳打造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奠定优良基础,为国内城市地下道路交通智慧化建设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前海经验”,打造国内城市地下道路智慧化标杆。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