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赛事正酣。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筠于11月17日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在广州主新闻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11月16日,深圳健儿在十五运会竞体项目中,助力广东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12枚银牌、9枚铜牌;在群众比赛项目中,获取20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用实力彰显深圳体育风采。”“深圳力量”在赛场闪耀,“深圳体育性格”也在实践中更鲜明地彰显。

发布会现场。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高山 摄
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机遇之城、未来之城,2026年11月,深圳将举办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进一步打开“机遇之门”。“务实、创新、开放、包容是深圳的城市特质。”吴筠指出,深圳正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努力打造国际化、高质量的“赛事之城”和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吴筠介绍,围绕“赛事之城”,深圳展现四大特色。
其一是实力基础。近年来,深圳加快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发布《关于促进文体娱乐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综合考虑赛事类别、社会影响力、办赛投入和商业价值等因素,深圳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办赛热情,2024年,深圳体育产业总产出2115.66亿元,同比增长10.8%;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736.48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4093.96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近8%。目前,深圳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4.6万余个,较2020年增加66.9%,拥有覆盖全市、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项目齐全的场地设施体系,为承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提供保障。2025年底,深圳体育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000亿,实现“十四五”完美收官。
其二是科技硬核。“我们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创优势,让科技产业产品赋能体育赛事,让体育赛事为产业产品创新提供丰富场景。”吴筠表示,深圳赛区以“科技办赛”为核心,围绕赛事、场馆和火炬传递、闭幕式展演等重点应用需求,将最新科技产品、创新技术融入办赛全链条全过程。智能赛事指挥系统实现赛事全流程的精准调度与高效管理;智能安保系统全方位保障赛事安全。
深港马拉松跨境赛创新采用“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机制,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无感通关。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使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完成自主点火交接。全运会赛事中应用的数字孪生、5G-A、AI等前沿技术也将在未来的重大文体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圳坚持场馆建设、能源保障、赛事组织等各环节采取减碳措施,所有比赛场馆100%使用绿电,全国首个零碳智慧变电站投入运营,多个场馆顶部和车棚的光伏板为场馆供能的同时,助力绿色出行。”吴筠说。
其三是国际风范。深圳着力构建涵盖国际高端赛事、国内高水平赛事、深圳原创IP赛事、青少年赛事、群众性赛事的城市赛事体系。近年来,深圳成功举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足球U20亚洲杯、乒乓球亚洲杯、女篮亚洲杯、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比利简金杯总决赛等系列国际高水平赛事。
本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承接25个项目,包含十五运会竞技比赛12个项目、群众比赛7个项目、残特奥会夏季残奥聋奥比赛4个项目、大众比赛2个项目。在办赛过程中,深圳不断挖掘赛事亮点,嫁接前沿科技与本土文化,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进一步提升承办国际赛事能力和水平。
其中,马术比赛在全新的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举行,于专业级新场馆优雅上演;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深港联动呈现活力盛宴。此外,深入推进的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建设,构建“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实现绿道、碧道、远足径、郊野径、城市慢行道等“多道融合”。深圳推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与户外运动休闲体验,鲲鹏径入选十大登山户外运动特色目的地,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地建设的“深圳样本”。
其四是文旅热城。深圳秉承“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将办好十五运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以赛事撬动体育消费、产业联动、城市更新,实施城市环境面貌提升行动。深圳不断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运营全球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全国最大户外水上舞台——欢乐剧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文化综合体——深圳湾文化广场等一批高品质文旅场馆,成为海内外游客热门新地标。
深圳还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将十五运会与深圳“展、商、演、节、游”等多元场景深度融合。同时,推出“深圳有礼·好运全来”系列福利,发放万张免费景区门票、文旅消费券,并联合在线旅游平台推出专项参赛旅行套餐,通过“体育+旅游”服务模式,系统带动文体旅综合消费。
近年来,深圳加快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深圳获评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今年4月,入选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前不久,大鹏半岛又入选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42亿人次,同比增长5.7%;实现旅游总收入2204.2亿元,同比增长12.4%;入境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港澳游客达2748.65万人次,同比增长29.1%。
对于十五运会结束后,深圳在推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方面的规划,吴筠强调,“深圳将加大优质赛事供给。每年举办100项以上有较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赛事活动。今年年底,我们还将重点办好深圳马拉松、中国杯帆船赛、深圳100越野赛。明年则将举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中国游泳公开赛、国际冰联男冰世锦赛、亚太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
围绕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体育强市目标,深圳持续加强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丰富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水平,做大做强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在拓展消费空间场景方面,深圳将充分发挥十五运会的长尾效应,持续推广“跟着全运游湾区”“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线路和产品,并打造若干高质量户外运动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深运动、消费。
在做强赛事流量引擎方面,深圳将策划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充分发挥赛事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带动效应,吸引海内外游客来深观赛、旅游,并力推“票根经济”,打造“一日比赛、多日停留”的消费模式,促进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科技创新于十五运会中广泛运用,为加快推进科技赋能体育提供有益借鉴。在这点上,深圳将加快推进体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同时为科技企业搭建广阔应用场景和推广平台,以赛事带动产业集聚和产品创新。
当前,正处在赛会冲刺的关键阶段。深圳坚决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严格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带领运动员全力拼搏、勇创佳绩,并精益求精推进闭幕式筹备工作。据悉,即将于11月21日在深圳宝安欢乐剧场举办的十五运会闭幕式以“星辰大海”为主题,以“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为创意,将充分展现中华体育精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勃勃生机,值得大家期待。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我在深圳抗疫一线#穿上红马甲做了些最简单的工作,发放检测贴纸和查看健康码。抗疫必胜,一线的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

【#我在深圳抗疫一线#】严防死守。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