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桥牌项目决赛深圳棋院开赛 440余名运动员角逐6块金牌

易芬
11-04 13:15
摘要

十五运桥牌项目决赛深圳棋院开赛 440余名运动员角逐6块金牌

11月3日的深圳棋院(银湖)热闹非凡,随着开赛仪式的顺利举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桥牌项目决赛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为期5天的智力盛宴,不仅是罗湖区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棋牌类项目的收官之战,更集结了全国60支队伍、440余名运动员及领队、教练,在“大脑健美操”的精彩对决中,向着6个组别的金牌发起冲击。

最强阵容集结 老将新秀同台竞技

作为世界智力运动之一,桥牌凭借独特的竞技魅力圈粉无数。不同于其他棋牌项目,它采用4人组队、两两对抗的模式,同伴需通过规范的叫牌体系传递信息,靠默契配合完成定约目标,几乎排除了运气成分,是纯粹的智力与策略较量。

如今,这项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运动,已成为罗湖智力运动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智弈文化”深深融入城区肌理。

本届赛事堪称历届全运会桥牌项目的“最强阵容”,参赛规模创下历史新高。6个组别涵盖男子团体公开组、男子团体业余组、女子团体、混合团体及青年男女团体,选手年龄跨度广泛,既有深耕赛场多年的老将——78岁的雷惠芳,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队运动员,也有初露锋芒的少年。

17岁的天津队选手王禹铭是赛事中年龄最小的参赛者,10岁时在学校劳技课与桥牌结缘的她,凭借专业训练平台的滋养,一路成长为赛场新星。

“桥牌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位沉稳的少年直言,目标就是奋勇争先,站上领奖台。

卫冕者与东道主:全力以赴冲击荣耀

上海队的施佐盛则带着卫冕的底气而来。小学四年级因数学成绩突出接触桥牌的他,在大学期间开启系统性训练,最终将爱好变成职业。为了此次全运会,他和团队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针对性备战,教练团队为每位队员定制个性化方案,从战术配合到临场应变全方位打磨。“深圳的赛事保障特别到位,绿水青山的环境、整洁的酒店和高标准用餐,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比赛”,施佐盛眼神坚定,期待复刻前年智力运动会的冠军荣耀。

 东道主深圳同样全力以赴。作为首个集训练、竞赛、科技展示于一体的棋类综合体,深圳棋院(银湖)早已做好准备。

此次深圳输送19名运动员参赛,年龄覆盖各年龄段,彰显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基础。为培养后备力量,深圳不仅在“深圳杯”测试赛中设置U12、U15青年组别,还创新举办良师益友桥牌邀请赛,让世界桥牌终身大师与青少年选手搭档竞技。

赛场上,选手们凝心聚力、精准研判,在牌局的攻防进退间展现桥牌运动的独特魅力;赛场外,“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理念持续传递,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赛事点燃的热情尚未褪去,桥牌决赛再度让智力运动的热爱升温。随着循环赛、半决赛的有序推进,11月7日将迎来最终决战,6块金牌的归属即将揭晓。

这场智力盛宴,不仅是全国桥牌爱好者的“压轴答卷”,更让罗湖“人人参与智力运动、处处洋溢棋趣牌韵”的特色愈发鲜明,为桥牌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实习生 胡玥 

 

(作者:易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