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4日讯(记者 邱婕)11月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桥牌项目决赛在深圳棋院(银湖)开赛。据了解,赛事将从11月3日持续至7日,这也是本届全运会罗湖区群众赛事棋牌类项目决赛的最后一场。

自2017年全运会向群众赛事敞开大门,桥牌便凭借动脑博弈的独特玩法,逐渐走进更多人视野。如今,它已成为罗湖智力运动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让“智弈文化”渗透到城区的每一处角落,更让罗湖“人人参与智力运动、处处洋溢棋趣牌韵”的特色标签愈发清晰。

据悉,本届全运会桥牌决赛是历届全运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本次赛事共设置6个组别,涵盖男子团体公开组、男子团体业余组、女子团体、混合团体及青年男女团体,吸引全国60支队伍、440余名运动员及领队、教练齐聚深圳。
全运桥牌台前与幕后
高标筹备护赛事,深圳培育强根基
据本次赛事裁判长、中国桥牌协会国家级裁判李铭华介绍,本届决赛不仅参赛规模创下历届全运会桥牌项目新高,在赛事筹备与保障工作方面也为运动员打造了专业、安心的竞赛环境。同时,他介绍道,赛区提前对辅助人员及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以专业服务为运动员安心参赛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赛事平稳、高效进行。

此外,深圳共输送19名运动员参加本次赛事,选手年龄覆盖各年龄段,展现出深圳桥牌运动的全民参与基础。“为备战此次决赛,深圳已通过多场赛事完成实战练兵。在2025年‘深圳杯’测试赛中,赛事组委会专门设置U12、U15青年组别,提前检验赛事组织能力。”深圳市桥牌协会秘书长、赛事副裁判长罗晨晖介绍,针对青少年人才培养,深圳今年还创新举办深圳市良师益友桥牌邀请赛,邀请世界桥牌终身大师与青少年选手搭档竞技,以高水平指导加速后备力量成长。

“我们期待通过主场优势,让更多人感受桥牌的智慧魅力,更希望青少年选手能在全国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力量。”罗晨晖表示,作为赛事东道主,深圳已做好充分准备,将以专业组织与热情服务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同时借全运会契机推动桥牌运动在本地的进一步普及。
港澳选手逐梦全运桥牌
聚焦青训传经验,点赞保障显初心
香港特区代表队运动员施纯森,这位手握亚运会金牌的实力战将,此次迎来个人参赛生涯的新突破——首度“跨界”投身全运会桥牌混合团体赛。“过去我一直专注公开组与男子团体赛事,混团赛场对我而言完全是全新体验。”他在采访中坦言。

谈及桥牌运动的独特之处,施纯森强调,与其他智力项目不同,桥牌的核心在于队友间的紧密协作。“遇到困境时,不仅要琢磨破局之法,更要兼顾与同伴的配合节奏。”施纯森同样关注桥牌对青少年成长的正向价值。他认为,在这项运动中收获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自我反思习惯,无论青少年未来是否选择专业桥牌道路,都将成为他们进入社会后开展工作的珍贵积累。
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队运动员蔡炜,在采访中先聊起首轮对阵上海队的经历——尽管搭档是桥牌新手,却交出了相当亮眼的表现。他格外欣喜于桥牌运动“年轻化”的趋势,直言这是非常积极的现象,还以自己40余年的桥牌生涯主动提议:“强烈建议年轻人都来接触桥牌,要是需要,我很乐意分享经验。”

谈及全运会的备赛,蔡炜坦言过程充满艰辛:“每天下午都要训练,晚上还得在网上加练,我们丝毫不敢松懈。”对于比赛目标,他心态务实:“赛场高手太多,我们主要想珍惜参与机会,只要成绩不算太差,就很满足了。”此外,他对赛事的场馆设施、现场环境和服务保障赞不绝口,反复强调“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桥牌赛场绽风采
上海战将备赛冲冠,天津少年逐梦成长
上海市代表队运动员施佐盛与桥牌的缘分始于小学四年级,因数学成绩优异接触桥牌,最初仅作为兴趣,直至大学时为备战智力运动会,加入上海队青年队,开启系统性学习,才在训练中读懂桥牌的逻辑与思维锻炼价值,进而坚定职业方向,踏入竞技领域。
为备战此次全运会决赛,施佐盛及团队进行了一年艰辛准备,教练团队还为队员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全方位提升实力。谈及参赛目标,施佐盛态度坚定:“打进决赛阶段,目标就是冠军。”而这份底气,既源于充分的备战,也来自过往赛事的荣耀记忆——前年智力运动会举办期间,他恰逢生日,且当时随队拿下冠军,如今再度征战同类高规格赛事,他期待能复刻辉煌,助力上海队登顶。

赛场之外,深圳棋院(银湖)的赛事保障也让施佐盛倍感安心。“这里绿水青山环境很好,入住的酒店干净整洁,用餐环境也符合高标准。”他表示,优质的赛事保障能帮助自己更专注于比赛,接下来的几天里,将全力以赴投入青年男子团体赛对决,向着冠军目标冲刺。
作为本次赛事最年轻的棋手,天津市代表队运动员王禹铭在采访中直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肯定要全力拼搏,争取站上领奖台。”赛场上,她沉稳的心态与对桥牌的热忱,也让不少人记住了这个年轻身影。
谈及与桥牌的结缘,王禹铭回忆道,10岁时在学校劳技课上首次接触桥牌,便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后,学校的桥牌社团、天津桥牌协会下属的桥牌学校,为她提供了专业的训练平台,让她在热爱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如今,桥牌既是她追逐的竞技项目,也是课余重要爱好。除刻苦训练外,她常以读书充实自己,还坦言桥牌不仅提升了她的技术,更锻炼了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她的人际交往更顺畅。

作为罗湖区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棋牌类项目的收官之战,此次桥牌决赛不仅是辖区智力运动火热氛围的生动缩影,更以精彩的竞技与专业的组织,为全国桥牌爱好者递上了一份分量十足的“压轴答卷”,让罗湖“智弈文化”的魅力在赛事尾声中愈发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