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爱心人物 | 葛乾坤:前外卖“单王”用12年奋斗为超百名“深漂”撑起安稳10天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09-28 11: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8日上午,2025感动深圳· 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举行。分享会上,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年度爱心人物”名单发布。

年度爱心人物感言·葛乾坤

深圳教会我奋斗,也教会我舍得。这里不唯地域、不问出身,只要敢追梦,就有千万种可能。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来深者:追梦的路上,你从不孤单。

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一间挂着“深漂第一站”招牌的公益驿站已成为许多初来深圳的年轻人的温暖起点。驿站创办人葛乾坤,这名今年28岁的河南农村青年,用12年时间完成了从流水线工人、外卖“单王”到全网百万粉丝自媒体博主与公益先锋的蜕变。他的故事,如同电影《逆行人生》的现实版,用奋斗改写命运,诠释着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动人温情。

流水线上的螺丝拧不住奔腾的心,汗水浇灌出“单王”梦想

2013年,16岁的葛乾坤怀揣父亲给的666元钱,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来到深圳。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初到深圳的他只能在工厂流水线上拧螺丝,省吃俭用攒下5000块钱后,不甘心一辈子重复这种生活的他,买了辆二手三轮车,在地铁口摆起了水果摊。凌晨1点收摊、清晨5点进货的日子里,17 岁的他第一次尝到了月入过万的滋味,也在心里埋下 “要在深圳干出一番事业” 的种子。

2016年,外卖行业在深圳兴起,葛乾坤敏锐抓住风口,成为第一批外卖骑手。“在有限时间送无限的单,才能成为单王!”为了这个目标,他每天骑行超200公里,从上午11点送到凌晨3点,有一次雨天,他一天接了98单。凭借这份拼劲,他创下月送2000单的纪录,成了所属站点固定的“月度单王”,每月能拿到一万多元工资,还能靠“优秀员工”身份获得30%的额外激励。靠着外卖小哥这份工作挣的钱,他买了一辆北京现代汽车,还把老家的房子装修了。

镜头记录骑手工作生活,百万流量向善汇成互助网络

2019年,短视频行业兴起,葛乾坤尝试用手机镜头记录骑手生活。初期视频观众反响低迷,他甚至自嘲“第一条视频只有3次播放量,我还用小号看了两遍”。为突破创作瓶颈、积累真实素材,他主动帮助站点百余名骑手解决各式各样的工作、生活难题:开导失恋的骑手,为搬家的同行当“免费劳动力”,大半夜赶去援助车坏在半路的同事。三个月后,一条题为《我的电池为什么可以跑两百公里?无限换新电池,外卖小哥抢着用,连电池都可以共享!》的视频意外走红,播放量突破10万,“原来大家对于外卖骑手这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方式这么好奇!”

从此,葛乾坤给自己定了“硬目标”:每天更新1条高质量短视频。送餐间隙,他用镜头捕捉骑手们的酸甜苦辣——暴雨中护住餐箱的身影、深夜蹲在路边啃馒头的瞬间、帮独居老人代买药品的温情。如今,葛乾坤打造的“外卖小哥葛较瘦”IP已让他在全网拥有超120万粉丝。他的故事还被徐峥导演看中,成为电影《逆行人生》中快递小哥的原型,2021年成为“深圳十佳好网民正能量故事”获得者,2025年成为“宝安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获得者。

手握百万流量,葛乾坤创新“短视频+公益”模式。他的《深漂指南》系列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520万次,涵盖求职陷阱规避、城中村租房攻略等实用主题,其中“深圳社保办理全流程”单期视频收获82万次观看,评论区涌现460条成功案例反馈。他搭建线上互助社群,帮助500余人解决就业难题,更以直播连麦为困境青年对接工作。

为彷徨的青春筑个“家”,“深漂第一站”的灯为追梦人而亮

成名后的葛乾坤并未止步。通过短视频收益成功变现、已经经营着一家电动车店的他把店里的仓库腾出来,翻新整修,改造成“深漂第一站”公益驿站,搭配此前自己在城中村租的一栋两层民房,针对初来深圳的青年“落脚难、通勤贵、社交困”三大痛点,提供10天免费住宿、电动车代步及求职指导,每天从10:00到23:00安排工作人员接待。“我曾睡过公园长椅,知道那种无助。现在有能力了,就想成为别人的伞。”

驿站交出务实“成绩单”:累计为100余名来深建设者提供免费住宿超1000天;在车行旁设置便民服务区,提供临时歇脚、免费换电、饮水等支持;特别帮扶聋哑骑手等特殊群体,捐赠电动车数十辆助其就业。聋哑女孩小芳在这里拿到专属电动车,开启骑手生涯;四川青年小李借助驿站资源,三天内找到包住宿的厨师工作;一位遭遇诈骗的“00 后”粉丝,也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临时住宿和兼职,顺利渡过难关。“深漂第一站”公益驿站带动2个社区复制同类驿站,事迹被写入《深圳市关爱行动白皮书》。

然而葛乾坤依然习惯别人叫他“葛小哥”,闲暇时还会穿上外卖服送几单:“我还是那个想在深圳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只是现在多了个心愿——让更多追梦人在这里不孤单。”岁末的驿站里,总会举办热闹的聚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分享收获与梦想。有人计划“创业开一家餐饮店”,有人笑着说“希望能遇到心仪的女孩”。已经成家立业的葛乾坤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

“深漂第一站”的大门口处写着一句话:“不能让深圳只留下我们的青春,也要把我们留下来。”这座公益驿站的灯光,将继续为奋斗者照亮前路。葛乾坤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用奋斗证明 “草根也能逆袭”,用善意诠释 “城市的温度藏在每个普通人的行动里”。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