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热评 | 女乘客卧铺打伞,隐私需求不能被无视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09-17 19:1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当乘客以撑伞这种非常规手段来寻求隐私空间时,恰恰说明列车的硬件设施存在优化空间。

(视频编辑 孙钰胜)

近日,一位女乘客在火车卧铺下铺休息时,因正对的过道坐着两名陌生男乘客感到尴尬,于是撑开雨伞遮挡铺位。12306热线客服回应称,铁路部门并未明文禁止卧铺乘客挂帘子或打伞,但不建议乘客采取此类方式,因为会影响其他铺位乘客上下铺和车厢美观。

女乘客打伞并不是矫情,而是基于个人感受的选择。隐私需求本就具有个体差异性,有人对开放环境习以为常,有人的心理安全距离却稍大一些,旁观者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去代入打伞女乘客的感受,然后判断女乘客行为得当与否。

从打伞女乘客所处环境来看——躺卧的铺位和近旁两位陌生男乘客——足以说明其不适感并非无中生有。其用雨伞构建心理安全区,本质上是对边界感和隐私空间的合理诉求。正如一些网友共鸣的那样,夜间休息或更换衣物时,开放式卧铺设计确实造成一些不便。可见,女乘客的不适感是真实可感的,自然也不应被轻慢。

铁路方面更不能无视女乘客的不适感。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本就是铁路方面公共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乘客以撑伞这种非常规手段来寻求隐私空间时,恰恰说明列车的硬件设施存在优化空间。

改善并非无先例可循。一些国际长途列车和国内有些旅游专列,已经为卧铺配备了帘子,说明加装帘子等遮挡设施具有可行性。为国内其他列车的卧铺尤其是下铺,加装帘子或者其他具有遮挡功能的设施,应成为铁路方面优化服务的一个着力点。

说到底,铁路服务的 “金标准”,不仅在于安全、准点抵达,也在于让乘客体面出行。倾听乘客合理诉求,逐步完善硬件设施,才能让旅途少些尴尬与无奈,多些安心与舒畅。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