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呜咽,潮声拍岸。不久前,我登上开往刘公岛的游船。位于黄海海域的山东威海刘公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水师折戟沉沙的国殇之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不能忘、不敢忘的深重创伤。
游船甫一离岸,成群海鸥便振翅飞来。它们或盘旋嘶鸣,或冲向天际,或俯掠海面,一刻不停。这些海鸟并非仅仅在觅食嬉戏,更像是在向每一位来访者泣诉13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战斗——刘公岛保卫战。
在刘公岛码头上岸后,首先步入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这里通过翔实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沙盘模型和人物塑像,清晰呈现了当时中日两国实力对比及战争发端、进程、后果与影响的重要时间脉络。
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陈列馆后,我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军公所(亦称北洋水师提督署或北洋水师衙门)继续参观。这里曾是北洋水师的作战指挥中心。我在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书房驻足良久。刘公岛保卫战最后关头的惨烈景象,仿佛重现眼前。1895年2月11日,在日军猛烈炮火中日夜苦战、弹药将尽,丁汝昌再次下令炸舰沉船,却遭部将反对。眼见将令不行,丁汝昌悲愤交加中写下绝命书:“……吾或死或被擒,然吾既为中国人,宁死不降也。”
黄昏时分,我踏上归程。夕阳如血,远处,忠魂碑巍峨矗立,宛如“万绿丛中刺向蓝天的一把宝剑”,象征着中国军人不屈的英魂。
正是甲午之痛,让中国人民深刻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如今,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人民军队正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2025年9月3日,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举行令世人瞩目的盛大阅兵式,展现强大国威军威,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更有坚定的决心与强大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
离岛的轮船缓缓启程。在船上,我思绪万千。刘公岛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长鸣的警钟。它提醒着一个民族:辉煌与苦难同在。黄海的潮声日夜不息,如同那些忠魂的呼喊,从未沉寂。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