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车被当作新车交付?近日,有小米YU7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提车半个月,突然发现前挡风玻璃贴有“测试车”字样的痕迹,怀疑自己提了一辆测试车,而非新车。
对此,小米售后回应称,玻璃上的痕迹为车辆下产线后,静态评审留下的,“静电贴薄膜留下的印记,用湿毛巾即可擦干净,无需担心。”读特新闻记者了解到,该车主维权后获得了10000积分(价值为人民币1000元)赔偿。
9月7日下午,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社交平台公开致歉:“由于此状况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困惑,我们深表歉意,并已对静电贴做改良处理,后续抽检车辆不会再有同类情况发生。”
小米YU7车主发现前挡风玻璃贴有“测试车”字样的痕迹。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小米YU7是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于今年6月26日正式上市。王先生(化名)在8月提车。截至发帖,他已行驶了超1000公里。
事情起源于一次夜晚行驶的经历。9月5日晚,王先生在小米汽车车友群发布消息称,“踩雷了,发现是个测试车。”他表示,在行驶过程中,因为被对面车道的车辆远光灯照了一下,才发现前挡风玻璃右上角上印有“测试车”三个字。此前,他一直未察觉。王先生对自己提的车是否为新车产生了怀疑。
在随后与售后工作人员沟通的过程中,王先生得到的解释是:“工厂会对下线车辆进行随机抽选,进行静态的评审,保证质量一致性。”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被选中的被评审车辆会贴上“测试车”的静电贴,便于评审组识别。王先生在远光灯下看到的玻璃上的字迹,是静电贴薄膜留下的印记,用湿毛巾即可擦干净。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王先生对此说法并不接受。他怀疑车辆曾被车企拿去进行动态路测。“评审仅为在下线停车场进行的静态评审,不涉及路测。”工作人员告知王先生,车辆初始里程也可以识别出车辆状态。
在后续的沟通中,王先生向小米汽车方面提出,补偿积分并帮助去掉印记。读特新闻记者从与王先生在同一群组的购车消费者处获悉,目前双方已协商一致,王先生获得10000积分(价值为人民币1000元)补偿。
9月7日下午,李肖爽在社交平台解释了以上事件。他表示,“为确保产品质量,会随机抽选工厂下线车辆做静态评审,并贴上静电贴便于检验员标识,评审通过后再去掉静电贴走下线流程。”他承认,上述车主遇到的现象是静电贴隐性留痕。在文中,李肖爽对车主致歉,并称“已对静电贴做改良处理”。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小米YU7近期被曝光的第二起类似事件。9月1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给小米YU7贴临牌的时候,发现后挡风玻璃的左上角带有“测试车”的字样。不过,目前原帖已不可见。
9月7日,一名二手汽车检验人员告诉读特新闻记者,静态评审在业内通常被称为“整车静态评审”或“下线质量审计”,目的是确保每一辆下线的车辆都符合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防止有缺陷的车辆流入市场。具体来说,包括外观质量、内饰质量、装配质量,以及初步功能检查。“虽然叫静态评审,但也会进行一些基本的通电检查,比如检查灯光系统,包括大灯、尾灯、转向灯、室内灯是否正常工作,还有音响、空调、电动车窗、中控屏幕等电气设备是否能正常开启和运行等。”
记者从上述人士处了解到,静态评审完成后,车辆还会进行动态测试,在厂内特定路况上行驶,检查异响、振动、操控性能、动力总成匹配等动态性能问题。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