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博主“电车室长”7月14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离大谱了”,公司的小米YU7拿出去贴膜,被贴膜店私下放租给深圳某车企做测试。
在后续推文中,更多的细节被披露,包括车辆定位、导航记录等指向车辆出现在深圳某车企,以及行程记录仪信息储存被清空等。不过在相关的数条推文中,“电车室长”没有透露车企名称。7月15日,读特新闻记者尝试联系“电车室长”核实细节,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图源:微博截图
小米YU7是小米汽车在今年6月26日正式上市的首款SUV车型。“电车室长”在帖子中解释,他之所以发现公司的小米YU7出现在车企的工厂,是通过定位和导航记录得知的。并且,在截图自7月11日晚上8时许的远程摄像头的画面中,他发现镜头对准的地方“是一个类似车间的地方”。
不过,目前“电车室长”没有透露更多事件细节。“更多信息还在翻,到底有没有做暴力测试还不知道。”他表示。他指出:“深圳车企不是指华为。”
图源:微博截图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汽车圈曾出现过类似事件。今年2月,在江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鸿蒙智行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段车辆在极寒环境下的对比测试视频。视频中,尊界S800在零下20℃雪地紧急避障测试中稳定行驶,而作为对照组的迈巴赫S680则以55公里/小时速度失控甩尾。
在发布会后的数天,自称迈巴赫车主的陈先生通过社交平台控诉,称其车辆在未被告知情况下被用于高强度测试,导致车头格栅断裂、轮毂变形等损伤。车主提供的GPS轨迹显示,该车在1月8日至18日期间往返于吉林、内蒙古、湖北等多地测试场地,与尊界S800发布会测试路线高度重合。
江汽集团后续发布声明,强调测试车辆通过正规租赁渠道获取且用途已提前告知,但承认给相关方带来困扰,并表示正积极协商解决。
图源:微博截图
“找市面上的热门车、对标车回来做测试,这是常规操作。”“电车室长”在推文中表示,他认为车企在此类事件中,应该确认清楚来源,以及车主是否知情及同意此事,同时有没有规定好测试的范围和频率。“比如是静态评审还是动态路跑,动态跑多少公里跑什么路,要不要做什么极限测试甚至拆车。”
截至发稿,“电车室长”暂未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目前没有车企针对此事进一步发声。读特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