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全球第一!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背后的“福田引擎”

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09-02 21:55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加速从“CBD”迈向“CBD+科创区”。

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如何灵感迸发、创意不断?登顶背后,有一个“中央创新区引擎”。

(图源:幸福福田)

迈向“CBD+科创区”

三个千亿集群撑起创新底座

什么是创新集群?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解释,这里是汇聚发明家、科研工作者和风险资本活动,推动变革性创意诞生的地区。

为加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助力深圳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福田区正在不断修炼“科创成色”越来越足。

早在“十四五”开局以来,福田区加快实施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加速从“CBD”迈向“CBD+科创区”。如今,这里集聚了荣耀终端、华为数字能源等一批科创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年累计增长7.6倍,金融科技企业占全市七成,助力深圳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位列全球第三;全年引进人才2.2万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超38%,增速全市第一。

创新集群排名有三项核心指标:通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研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

近3年,福田区每年新增1个新质千亿级集群,形成新能源、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服务业3个千亿级新质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半导体2个百亿级新质产业集群产值实现倍增;新注册科技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数连续2年居全市各区首位。

目前,福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产值规模增速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速。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9.8%。福田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有119家,占深圳市33.73%。深圳专利代理机构代理总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福田占7家。此外,福田区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成为广东省唯一具备四个国家级知识产权项目的行政区县。

风投创投机构在此聚集

为重点产业提供丰沃土壤

自2020年起,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五年位列排行榜第二名,为何首次登顶?这与今年新增“风险资本(VC)交易活动”作为评价指标有关。

风险资本投资活动数据帮助捕捉科技知识如何转化为初创企业,并最终在市场上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成为世界第一,离不开风险资本交易活动的优势。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规划概念图(图源:幸福福田)

以福田区为例,这里汇聚深圳超五成风投创投机构、超六成私募规模,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等平台引入了15家机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形成多元化接力式服务体系。

不仅如此,福田区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国资基金加码投资战新产业,积极参与深圳市“20+8”产业基金设立工作,为优质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发展提供丰沃土壤。

今年6月,福田区与荣耀联手设立50亿元AI终端产业基金,瞄准万亿级市场,加速打造“AI终端第一城”。

瞄准世界级科研枢纽

充分释放深港合作潜力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的优势在于其强烈的城市精神以及广州、深圳、香港的相互合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此前表示。

作为深港合作前沿阵地,福田区在深港科创拓展合作的广度上还大有作为。自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福田区便已迈入“二次创业”新阶段,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

(图源: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创项目超200个,汇集海内外院士专家16名、科研人才超1.5万人。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园的河套香港园区,也吸引众多科技公司和机构的目光。未来,在科技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方面,深港合作潜力将充分释放。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