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外学子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斩获两金一银,一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郑铭
13:4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28日,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在福建省福州市落下帷幕。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周子晗以全国第6名的成绩摘得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成为本届赛事深圳地区唯一跻身国家集训队的选手。据悉,本届比赛广东省共有四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此外,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高健坤斩获金牌,高二年级张桐源同学获得银牌。根据相关政策,两位学生均已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破格入围资格。至此,深圳外国语学校在本届竞赛中共计收获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整体成绩优异。

左起:张桐源、周子晗、宋鸿康(教练)、高健坤

“这次比赛的题目质量很高,我整体算是正常发挥,但也留下了一些失误和遗憾。”谈到接下来的目标,周子晗表示,他将全力备战国家集训队选拔,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为深圳争光。“我也会继续努力,争取进入国家队,希望未来能站上国际赛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并得到教育部支持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旨在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培养平台。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参与者为学有余力的普通高中生,内容涵盖理论考试和实验技能测试。在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参加预赛的中学生超百万人。

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为期一周,共有590名选手参加激烈角逐,产生国家集训队队员50人,金牌(含国家集训队)177人,银牌253人,铜牌159人。按照惯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前50名将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保送资格。国家集训队队员通过选拔后,组成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其实子晗的规范物竞训练起步较晚,初三下学期才开始系统性的物理竞赛学习,也经历了普通高考路和学科竞赛之路的艰难抉择。”深外物理竞赛总教练宋鸿康介绍,周子晗的竞赛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在41届物理竞赛复赛时没能顺利进入广东省省队,又在今年年初北京大学“卓越计划”考试中失利,这两次打击对他非常大。“但孩子一直都很阳光坚韧、有生命力,敢于面对挫折,不断反思并精进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始终在身边鼓励支持他,帮助子晗重新站起来,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大家都为他感到开心。”

周子晗现就读于深外创新书院高三年级。深外积极探索并全面实施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创新书院、国际书院、外语书院和文理书院。针对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具有突出潜能的学生,创新书院采用“双师”模式,学科竞赛教练专注学科特长培养,中高考名师负责国家基础课程,构建了系统的竞赛课程体系,助力具备学科特长的学生在专业领域脱颖而出。

“我们希望引导孩子们在学习发生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塑造更好的自己,所以采用边培养边选拔的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精心浇灌、深度挖掘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可能性,给予孩子们成长所真正需要的助力。书院之间的管理和沟通也都很畅通,所以孩子们在赛道之间转换很容易,给孩子们大胆试错的机会。这样孩子们在找到自己的志趣后,会更有坚持的动力,学起来也更有后劲儿。”宋鸿康说道。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