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出炉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登顶!

王海荣
09-01 21:41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圣何塞-旧金山集群居第三。

创新集群是指汇聚发明家、科研工作者和风险资本活动,推动变革性创意诞生的地区。自2020年起,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已经连续五年位列世界百强创新集群第二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本次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成功登顶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强劲活力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澎湃动能的生动体现。

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这三项指标包括:通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研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这一新增的指标有助于捕捉科技知识如何转化为初创企业,并最终在市场上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据了解,《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分布于33个经济体。集群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中国(24个)、美国(22个)、德国(7个)。排行榜还对2025年进入百强的各经济体或跨境地区的顶尖创新集群的申请人和组织进行了细分。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一的申请人是华为,排名第一的组织为中山大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的优势在于其强烈的城市精神以及广州、深圳、香港的相互合作。它们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有许多高科技、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公司。在政府层面,无论是广州、深圳还是香港,都给予创新大量支持。政府不仅建立了适宜的法律环境,还构建了有利于创新和创造力的生态系统,出台了很多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服务举措。

近年来,深圳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工作要求,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水平,奋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深圳市2024年知识产权白皮书》显示,全市专利授权量24.19万件,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63万件,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商标注册量24.95万件、居全国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是全国平均水平(14件)的7.9倍。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金奖预获奖9项,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全球创新指数(GII)还按创新强度对百强集群进行排名——创新强度是指专利、科学出版物和风险资本交易的全球综合份额,按人口进行归一化。

在该项排名中,圣何塞-旧金山、剑桥、波士顿-剑桥、宁德、牛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创新密集型集群。中国的宁德进入全球前五是一个突出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活动的激增。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67年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现有194个成员国,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该组织旨在为全世界创新者和创作者服务,确保他/她们的创意安全进入市场并改善世界各地的生活。

据悉,此次“世界百强创新集群”的发布也是为计划于9月16日发布的《2025全球创新指数》铺垫基调。全球创新指数(GII)自2007年创立以来,每年发布一次。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以“创新十字路口:绘制未来”为主题,对近140个经济体进行评估。

(备注:文章配图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网)

(作者:王海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