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是深圳车主们普遍面临的问题,而这一痛点也给部分黄牛党骗取“喝茶费”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日,多位深圳市民在社交平台反映,遭遇了“停车代办”骗局,受骗金额从600元~1200元不等,涉及的停车场遍布深圳各区。读特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类骗局既有打着“免费停车”旗号的,也有声称能办“长期月卡”的,还有虚假积分升级商场会员等,套路可谓层出不穷。
社交平台上的深圳停车代办避雷帖。
600元办月卡
只能白天“偷偷”进?
家住深圳宝安区的葛女士,近日遭遇了“货不对板”的停车月卡骗局。她告诉读特新闻记者,由于小区车位紧张,便在社交平台上添加了一名“停车代办”人员,寻找附近可办理月卡的长期车位。
“对方提出收取300元打点费、100元代办费及首月的停车费200元,可安排24小时随便出入的室内停车位,安全可靠。”当葛女士要求实地查看场地时,对方以“内部名额、信息保密”等理由拒绝了。
随后,葛女士通过支付宝向对方转账共计600元。该“停车代办”人员登记了葛女士的姓名、电话、车牌号后,强调“因个人原因不办不停是不退的。”
然而,交费后对方提供的停车方式却让葛女士大跌眼镜,所谓的月卡并非录入车牌号,而是通过向保安打招呼的方式入场。“进去时保安问你干嘛的,就说去找物业或谈门面。”而此前承诺的24小时随便出入,也变成了“白天随时进出,晚上对接人不在。”
交费前后对方说辞不一。(受访者供图)
葛女士感到上当受骗,要求退款,对方却以个人原因不停不退为由拒绝了。9月12日,葛女士通过12345向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进行举报,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读特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该代办人员向葛女士提供的停车场所,为某新建小区的地下停车场,3个多月前刚刚交房。9月16日,记者来到该小区实地探访,发现停车场并未设置停车收费公示牌,小区保安也证实,该小区停车场尚未启动收费,停车需跟主管报备。
小区停车场未设停车收费公示牌,收费系统也未启用。
1280元购买小票图片
昂贵的“免费车位”
事实上,新楼盘、新商场、新写字楼的停车场,在未办理完成各项手续前,无法收取停车费,而部分“黄牛”正是四处搜罗这类停车场,打着“免费停车”的旗号吸引车主,通过信息差收取“喝茶费”。
福田区的方先生花费600元,从某停车代办人员处办理了八卦岭一座新写字楼的停车位。“对方称写字楼本身不收费,600元为两个月的中介费,并承诺,如果停车场开始收费,剩余中介费可退。”
然而,方先生仅停了一个月后,该写字楼的收费系统便启用。“中介费是通过支付宝直接转账的,后来联系对方退款,再没收到回复。”9月16日,记者来到该写字楼探访了解到,其停车场于9月初开始收费,月卡费用为800-1200元/月。
该停车场已明确公示收费标准。
与上述套路不同,罗湖区的李先生告诉读特新闻记者,为了能够在笋岗片区长期停车,他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花费1280元购买了某商场的停车权益。
“对方向我提供了几张在该商场消费的小票图片,让我通过上传小票,升级商场高级会员的形式,获得商场的免费停车权益。”李先生表示,一开始积分审核通过了,可享受一年24小时免费停车权益。
记者从商场客服处了解到,当日消费满2万元,可升级钻石卡会员。
然而,就在李先生停车一个月后,商场以“积分异常”为由,撤销了积分,会员卡降级,24小时免费停车权益随之终止。由于李先生已经确认收货,无法向卖家追回费用,只能通过诉讼途径维权。
李先生购买停车权益的闲鱼账号。
读特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在社交媒体及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不少推销深圳停车代办服务的账号,通常以“免费车位”“低价车位”“代办月卡”等标题引流,称全市各区均可办理,引导添加微信沟通,以支付宝转账形式收款。最终停车服务无法保障,车主退款维权困难。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