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上海虹桥开往大连北的一趟高铁上,一家两个小男孩趁妈妈上厕所间隙打架,双方全程一声不吭,只动手不动嘴,旁边大哥和乘务员劝说无效,没一会妈妈回来把兄弟俩分开了。这一幕场景被一旁的乘客拍摄上传之后,不少网友给两名小孩不打扰其他乘客的行为点赞,并建议高铁设置“带娃车厢”以免儿童行为失控打扰他人。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尤其是在长途旅行中,狭小的座位空间、漫长的乘车时间会令他们烦躁不安。然而,高铁作为一个封闭的公共环境,对安静有着较高要求。大声喊叫、追逐打闹等儿童失控行为常常引发乘客不满,甚至演变为乘客与儿童家长之间的冲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静音打架”反而成为一股“清流”。
但“静音打架”的两兄弟,一个有5岁,另一个已经10岁,对于乘车的规矩能够有较好的认知,而对于年龄更小的乘客来说,要求其全程保持安静往往是一种苛责。
福州铁路部门尝试推出通过集中设置儿童活动区域,提供玩具、图书、互动课堂等内容,来释放孩子的精力,避免对其他旅客的打扰。这种人性化、差异化的公共服务创新,为解决低龄乘客打扰他人问题提供了借鉴。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火车上“带娃家庭”中的一员,因此,设置高铁“遛娃舱”或者“带娃车厢”具有普惠性,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当然,设置“遛娃舱”或者“带娃车厢”涉及到车厢改造,势必提升高铁运营成本。提升的成本如何消化,还需要有合理的办法。
其实,普通列车孩子吵闹打扰他人的问题,比高铁更加突出,因此也同样需要设立“遛娃舱”或者“带娃车厢”。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