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婚检发现对方有地贫基因?这3步操作能拯救你的爱情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05-06 15:39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防控地贫,爱不缺席!

最近刷到一条帖子

图片

图源:某平台截图

另一半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

除了分手没有其他办法吗?

有的朋友,有的

这方面两广人有话说:

地贫虽遗传,但可控可防

在科学手段加持下

携带地贫基因者也能生出健康娃!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由珠蛋白基因缺陷引起的单基因隐性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病会导致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进而引起慢性贫血。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地贫基因携带者可能多达数亿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东南亚以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尤其是两广地区高发。

地贫按照基因型分类可分为α型与β型贫血,按照临床症状可以分为静止型、轻型、中间型以及重型。

图片

图源:腾讯医典

⭕️静止型地贫

α型与β型均无任何症状,血象正常,但β型地贫HbA2会增高。

⭕️ 轻型地贫

α型无临床症状,β型则会有轻度贫血。

⭕️中间型地贫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疲乏无力、肝脾肿大以及出现轻度黄疸,重者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治疗。

⭕️ 重型地贫

对于重型地贫患者而言,按α和β类型可以分为两种:

● 重型α地贫胎儿大多于妊娠23~38周死亡或生后数小时死亡;皮肤苍白、轻度黄疸、全身重度水肿、腹部膨隆、肝脏肿大、脾脏轻度肿大或正常、可有四肢和外生殖器畸形,尿道下器、隐睾等;胎盘巨大、苍白、质脆易碎;严重贫血。

● 重型β地贫胎儿出生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出生3~6个月后开始出现逐渐加重的贫血,生长发育缓慢,体重不增,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同龄儿 ;喂养困难、腹泻、激惹;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脸色逐渐苍白,皮肤粘膜蜡黄、巩膜黄染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出现典型的地中海贫血外貌,也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如果不进行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患者很难活到成年,大多在5岁前死亡。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治疗来维持生命。

很多人对地贫存在误解,担心对方是地贫基因携带者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从而选择在婚恋阶段退缩。

然而,这样的做法真的有必要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地贫只会遗传,不会传染。其次,地贫虽难治但可防。

图片

图源:网络

预防地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进行婚前孕前的优生检查,通过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筛查,阳性者再做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就能明确自己和对方是否为地贫基因携带者。

如果双方检查出都是地贫基因携带者,也无需过度恐慌。在孕期可以通过绒毛活检、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手段,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排除中、重型地贫胎儿。

或者选择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筛选健康的胚胎植入子宫,从而避免中、重型地贫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保障母婴健康。

地贫携带者≠不能拥有健康家庭

我国地贫防控体系完善,防控采取三级预防策略:

✅ 一级预防:通过婚前孕前优生检查,发现夫妇地贫基因携带状况,制定孕育优生计划;

✅二级预防: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避免中、重型地贫儿出生,降低出生缺陷;

✅三级预防:新生儿疾病筛查,促进患儿早诊早治。

若通过产前诊断发现胎儿正常或为轻型地贫儿,则可继续妊娠;

若发现胎儿患有中间型或重型地贫,应该向专科医生咨询,尽早进行医学干预处理。

每个家庭都期望孕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让准爸爸、准妈妈们都行动起来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正的风险

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对科学的无知

和对携带者的歧视

2025年5月8日是

第32个世界地贫日

今年的主题是

“防控地贫,携手同行”


两广人的“淡定”

源于对科学的信任

和防控体系的成熟

与其因基因焦虑分手

不如携手做好筛查

用知识为幸福护航

❤️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