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夸父”!这位机器人“记者”,私下还是“测试工程师”

读特新闻记者 吴佳妙
02-27 17:25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这位“90后”哈工大毕业生,带领一支年轻的团队,用八年时间将实验室的梦想变为产业化现实,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跑者。

冷晓琨,市“鹏城优才卡”持卡人、乐聚机器人公司董事长,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曾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青年创业奖等多项荣誉。

在深圳龙华区一家科技公司的实验室内,一台名为“夸父”的人形机器人正灵活地完成行走、跳跃、搬运等动作。它的研发者——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正与团队调试着最新一代产品。这位“90后”哈工大毕业生,带领一支年轻的团队,用八年时间将实验室的梦想变为产业化现实,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跑者。

乐聚第100台人形机器人交付仪式。

深圳基因:供应链与人才政策双轮驱动

2016年,冷晓琨与9位哈工大师兄弟南下深圳,创立乐聚机器人。“当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还是很‘冷门’,但深圳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优势让我们看到了可能。”冷晓琨回忆,智能手机、智能硬件的成熟体系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快速落地的土壤。从零部件采购到技术验证,深圳“一小时产业圈”的效率让团队很快便推出首款产品。

创业初期,深圳的人才政策也为团队注入“动力源”。“我们几位创始人都申请到了高层次人才资助,这笔资金对初创企业至关重要。”冷晓琨坦言,深圳对科技人才的务实支持,让团队得以专注技术攻关,而非疲于应对繁琐流程。

如今,乐聚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超千万,并成为华为、一汽等龙头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夸父”在一汽红旗执行“搬箱”任务。

技术破局:从“实验室玩具”到“产业变革者”

“人形机器人不是噱头,它必须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冷晓琨的坚持让乐聚走出一条差异化路径。

2023年,公司发布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其模块化关节、全身动量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均为行业首创,国产化率近90%以上。

目前,“夸父”已应用于三大场景:高校科研平台、工业生产线及展厅服务,并在2025年实现国内首个百台产业化交付,打破“人形机器人无法实用”的质疑。

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在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担任“快递员”。

“夸父”在蔚来poc场景测试。

全球瞩目:硬核科技的“深圳式出圈”

技术的突破让“夸父”频频站上国际舞台。在第34届乒乓球亚洲杯颁奖典礼上,这台机器人与获奖运动员亲切挥手致意,并做出了“欢呼”和“点赞”等生动的手势,展现了其高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网友们对此纷纷留言称赞:“可以,这很深圳!”

“夸父”亚洲杯颁奖典礼现场。

而在2月2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现场,“夸父”举起话筒,向政协委员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一举动也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与赞叹。

冷晓琨的愿景不止于此:“工业场景只是起点,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像手机一样普及,深入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为此,乐聚正联合华为、海尔构建“人形机器人+”生态,通过大模型训练让机器人适应复杂家庭场景。

深圳创新密码:让人才“轻装上阵”

谈及创业的秘诀,冷晓琨再次将目光投向深圳的创新土壤:“这里最大的优势是‘不折腾’。”高效的政务环境、活跃的市场氛围,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投入创新。而深圳对前沿技术的敏锐嗅觉,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按下加速键——《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拥有5.11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居全国首位;且产业链总产值领先,达到1797亿元的规模。深圳已成为这一赛道的核心聚集地。

眼下,乐聚的研发团队已超百人,60%为技术骨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17件。冷晓琨本人荣获“中国青年创业奖”,其公司也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在他看来,深圳的包容与务实,正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加入硬科技创业浪潮。

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技”,深圳凭借优越的政策环境、完善的产业链和开放的人才生态,持续培育出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与领军者。乐聚机器人的成长,不仅印证了“人才+政策+产业”的乘数效应,更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远见——在这里,每一个创新者的星光,终将汇聚成照亮未来的火炬。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吴佳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