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构筑空间发展“新基”

宝安湾
01-22 07:56
摘要

全年综合整治老旧低效园区30个以上,优化产业空间300万平方米以上,空间产出效能提升至每万平方米2亿元以上

面对日益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宝安区始终坚持走好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之路。

新时代催生新任务,新起点呼唤新行动。2025年,宝安区将深化“整整转更”土地空间二次开发模式,将“四块地两间房十二快”作为落实“422133”工作主框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城区品质的战略之举和长远之策,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高品质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2024年宝安举办土地空间推介大会。

 去年全区土地整备多项数据全市第一

2024年,宝安区土地整备工作奋力谱写“进”的新篇章,交出优异成绩单。全年整备土地310.4公顷,产业、居住、民生三项总量合计212.04公顷,全市第一。其中,产业用地107.1公顷,完成率107%,完成量连续四年全市第一;居住潜力用地40.5公顷,完成率101%;民生设施用地64.5公顷,完成率193%,完成量全市第一;其他用地70.2公顷。

为坚持规模连片整备,持续加大优质空间供给,宝安区土地整备工作结合“一轴一带两心四片”战略布局,聚焦燕罗塘下涌社区片区、江碧片区、宝石片区、九围国际总部集聚区等10片集中连片区域,实施大规模连片整备,为夯实产业发展“主阵地”、塑造城市发展“新中心”、建设总部经济“新标杆”奠定空间基础。近4年合计整备土地17平方公里,领跑全市各区。全年整备土地中,规模超过10公顷的连片土地14块,超过20公顷的共5块,形成塘下涌、建工基地、江边等6片超过10公顷连片净产业用地,实现“只要有好项目,宝安一定有地可落”;形成民主、西部沿江新城等3片超过5公顷居住潜力用地,为建设更加宜居、宜业新宝安添砖加瓦。

民生是幸福之基。去年,宝安区合计为国家、省、市、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整备土地超1.67平方公里,保障了轨道15号线、20号线(二期)、25号线等轨道五期项目,机场东综合枢纽、深江铁路、城际铁路调度中心及牵引变电所等国铁城际项目,以及机荷高速、南光高速、永和路、松裕路等市区重大交通项目顺利建设。

2025年,宝安区土地整备工作将积极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新模式,不断完善“整整转更”二次开发模式,以“四块地两间房十二快”为抓手,牢牢掌握空间拓展主动权和未来发展主动权,进一步提升促进宝安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支撑能力,加快推动“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建设。

轨道交通12号线机场东车辆段上盖M0产业用房项目效果图。

 让好项目在宝安有地可落

空间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要素。2024年,宝安“四个一”遴选供地模式保障惠科、创鑫激光、亿道等9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总面积22公顷。“1+5”产业空间匹配服务机制实现企业诉求“当天有响应、5天有结果”。整治52个老旧低效工业园区,提升产业空间347.6万平方米,产出强度增长47%。治理产业空间乱象取得实效,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开展产业空间乱加价、乱收费、乱分摊、乱改加建、乱分转租“五乱”综合整治行动,当年为企业降租减支1.3亿元。

宝安智造激光谷项目效果图。

2025年,宝安将加快产业用地快供快建。深化“四个一”遴选供地模式,完善分级分类空间保障策略,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强链企业合理用地,力争“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推动低效空间快整快用。完善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园区整治模式,为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提供有效承载空间。实施效益倍增计划,强化园区整治与招商引资紧密协同,常态化开展产业空间租赁市场“1+1+N”治理。全年综合整治老旧低效园区30个以上,优化产业空间300万平方米以上,空间产出效能提升至每万平方米2亿元以上。

同时,推进新建空间快招快用。打造“一网统管”的产业空间信息平台,空间、产业相关部门和街道干部挂点服务重点产业园区,促进空间供需高效匹配,全年匹配产业空间50万平方米以上。联动前海打造一批低成本、高品质、定制化、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产业保障房,全年供应1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完善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片区交通路网,在推进一期B、二期、三期建设的同时,强化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实现建成区域尽快投用、在建区域同步招商、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高质量土地供给保障产业空间需求

2024年宝安区土地空间领域改革持续深入,走出一条适应宝安区情特点的新路径。探索集中连片区域开发,首批推出10个片区、面积1212公顷。探索与央地国企、优质民企、龙头产业运营商联合开发社区留用地,首次拿出212公顷面向社会公开推介,福永凤凰、石岩官田等5个留用地项目顺利开工。

优质产业空间发挥更大效能。

此外,2024年宝安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采用差异化土地供应策略,衔接重点产业项目遴选需求,大力推进产业用地供应,招拍挂供应重点产业项目全市第一,在半导体、激光、医疗器械等领域保障了头部企业的空间需求。

同时,推动低效空间快整快用,完善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园区整治模式,为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提供有效承载空间。实施效益倍增计划,强化园区整治与招商引资紧密协同,常态化开展产业空间租赁市场“1+1+N”治理。全年综合整治老旧低效园区30个以上,优化产业空间300万平方米以上,空间产出效能提升至每万平方米2亿元以上。

2024年宝安区举办土地空间推介大会,成体系、大规模推出1个重点片区、4宗国有土地、15个留用地项目,努力推动空间推介和企业所需实现“良配”与“双赢”,最终成果加速发酵转化,活力势能持续迸发。

今年,宝安将继续推动留用地快投快建,探索完善社区留用地联合开发模式,将社区留用地与周边政府储备用地一体谋划、共同推进产业导入实现股民利益、股份公司发展和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共赢。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统筹 徐迅 何祖兰 黄冬梅/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