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在中建二局二公司南山区科技联合大厦项目55楼施工现场,多家业主单位代表共同将混凝土铲入料斗内,随着这车混凝土被吊到楼顶浇筑,标志着国内首个总部“联合上楼”项目正式封顶。
这个“联合上楼”项目是深圳的创新,通过政府集中供地、14家企业联合出资建设,实现企业总部有效聚集,优化产业链竞争优势。“联合上楼”模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城市产业升级、空间布局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契机。
南山区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和科技强区,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产业用地逐渐紧张。南山区副区长李志娜称,南山区率先探索工业用地联合上楼的新模式,通过政府集中供地、企业联合拿地,构建起产业链上的联合舰队,实现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资源共享。
科技联合大厦位于南山区留仙洞总部基地,建筑高度307米,地上67层。该项目由14家深圳企业组成建楼“联合体”,由代建方统一建设,一举解决了企业用地难题。此项创新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推广的“深圳经验47条”,是深圳积极探索产业用地机制改革的重要突破。
科技联合大厦 (中建二局二公司提供照片)
机制严格保证公平 选楼层抓阄来决定
深汇通公司是项目的建设单位。深汇通公司董事长林伟斌称,政府不仅在出让土地时价格有优惠,同时指定国企代14家业主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运行机制严格做到公平,重大事项由业主投票决定,须过半业主同意才行。
兆驰股份是14家业主单位之一。兆驰股份党委书记丁莎莎称,公司总共拿到了四层物业,有两层在高楼层,两层在低楼层。“楼层是用抓阄的方式来分配的,大家觉得很公平。”据悉,截至目前项目召开各类业主推进会80余次,举办了两次业主开放日,解决了很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尽管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过程中,但丁莎莎觉得“联合上楼”项目可行,她说,对企业来说,参与这样的项目划算。林伟斌称,这种模式在现在的市场上是可持续发展的。最近有两个地块,也将推行“联合上楼”模式。
“项目建成后,土地的利用效率将达到传统招拍挂方式的10倍以上,不仅解决了14家优质企业的总部用地空间需求,预计五年内将形成产值累计营收超过1500亿元。”深汇通公司工程部经理曾志雄说。
科技联合大厦 (中建二局二公司提供照片)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