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流感=感冒?不一样!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2024-12-19 19:38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得了流感怎么办?

一眨眼,2024年的冬天到了

降温说来就来

一觉醒来可能打喷嚏、喉咙痛了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北方诸多地区儿科病人数飙升,其中流感频频登上热搜!

而在咱们华南地区,流感这个“小刺头”也是来势汹汹……

图片

图片

图源:网络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 ≠ 普通感冒

一是病因不同,二是症状不同,三是治疗方法不同。

图片

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的丙类传染病,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突出,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患者需及时就医,早期(发病24-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及隔离。

普通感冒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那我们得了流感该怎么办呢?

1 一般治疗

● 隔离治疗。

●积极对症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高热者物理降温,合理选用退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祛痰药物。

●抗菌药物治疗:有继发细菌感染征象时方可使用抗菌药物,应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2 抗病毒治疗

●对疑似病例应尽早经验性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目前有效的抗流感药物包括: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奥司他韦,连续服用5天,是小于5岁儿童的首选。

● RNA聚合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岁儿童及成人,单剂次口服,疗效显著,可有效阻断家庭和学校聚集性传播,而且胃肠道反应少(对于喂药困难户是福音哦~)。

如何预防流感?

不想生病受罪,平时我们就要做好预防工作!对于流感,我们有这两种预防手段:

1 流感疫苗接种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需每年接种。

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保护,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

2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在流感季节,流感相关并发症极高风险的成人或≥3个月的儿童,推荐早期经验性抗病毒治疗。

在暴露后应当立即用药,最好不晚于48小时,给予每天1次的预防量,预防性治疗应持续7天。

除此之外,日常防护措施也很重要哦↓

✅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建议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