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卡点抢购的是热门新品玩偶,跳转的链接却成了冷门徽章。”近日,消费者林女士(化名)向读特新闻报料称,她在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中卡点抢购一款名为“冬日乐章”的新品玩偶时,页面链接却跳转成“平日奇境”系列徽章,导致自己买错产品。但是,线上盲盒这种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特殊商品”,林女士在要求退货时面临难以“自证”的门槛。
冬日乐章系列产品。
林女士买到的系列产品。
热门玩偶下单链接成了冷门产品?
林女士介绍,12月5日晚10点,她在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中卡点抢购一款名为“冬日乐章”的新品玩偶,下单时页面链接却跳转成“平日奇境”系列徽章,导致自己买错产品。林女士发现买错后马上申请办理退货,却遭到了平台电话专员拒绝。林女士认为,该产品还未发货,不影响二次出售,此外,平台链接跳转错误,责任不在消费者,商家理应退货退款。据介绍,林女士买错9个产品,金额441元,目前已向上海12315反映,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消保委”)表示,会尽快联系商家进行协调。
据林女士介绍,包括自己在内,共有61名消费者遇到该情况,并组建了维权群。通过群里信息统计,有47名消费者消费金额总计为24154元。其中,有消费者与林女士一样购买到了“平日奇境”系列徽章,也有购买到了“平日奇境”系列盲盒或手机支架等情况。
同时,林女士还指出,该小程序中有直播,存在打开热门产品页面时,有概率跳转至其他冷门产品链接的情况。林女士同时向读特新闻记者提供了两段其他消费者提供的录屏,视频显示用户点击产品后会跳转至另一款产品,但这些录屏均不是涉事具体订单的相关凭据。
平台回应:可提供凭证进行处理
12月10日,读特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从“泡泡玛特抽盒机”的客服处了解到,林女士所购买的商品属于在线拆盒的盲盒,用户在支付时会显示相关提醒,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不支持退款。
读特新闻记者小程序模拟下单时,确实存在红色粗体字的购买须知,表示购买盲盒类商品具有随机性,付款后即完成在线拆盒,知晓具体款式,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
模拟购买时的页面截图。
据了解,“泡泡玛特抽盒机”小程序经营主体为上海葩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是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子公司,企查查显示,二者的联系电话均为同一号码。泡泡玛特有关工作人员答复读特新闻记者时介绍,消费者反映“推送错误链接”问题,经核实,该系列订单未发现推送错误链接或链接自动跳转问题,若消费者表示因推送错误链接导致下错单,可提供相关凭证给予客服进行核实处理。
针对泡泡玛特所要求的“提供相关凭据进行核实”一说,有消费者表示,卡点购买新产品本身较为紧张,都是秒选秒付,大多数时候并不会考虑录屏。网友认为,出现问题,理应由平台自查自纠,不应将责任推给消费者。
律师:不得误导消费者
据了解,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为盲盒经营划出红线,推动盲盒经营者加强合规治理。《指引》指出,盲盒经营者通过充分告知提示,并经消费者单次购买时确认后,以互联网形式销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盲盒经营者不得以默认勾选方式替代消费者确认环节。
同时,其还指出,通过互联网即时公开方式销售的,盲盒经营者应当保留抽取概率设定、结果抽取的完整记录,建立追踪记录制度,确保消费者所抽取的商品发放到位,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相关记录留存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
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羲航指出,泡泡玛特平台的“购买须知提醒”需真实全面,不得误导消费者,否则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平台有责任保留消费者抽取记录,确保完整准确,否则将面临监管处罚和消费者维权。
王羲航表示,若平台推送错误链接导致消费者下错单,应承担相应责任,消费者有权要求核实并处理退款。若平台处理不当,消费者可向监管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维权。最后,王羲航建议消费者购买盲盒时保持理性,仔细阅读信息,避免盲目消费,并录屏记录以便维权。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