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航海学会主办,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承办的“海洋守望者:青少年海洋监测技术探秘”活动,走进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开展海洋监测科学教育主题的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作为全国科普日暨深圳科普月“万场报告话前沿”特别活动之一,助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现场20多名青少年在家长陪同下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蛇口邮轮母港)基地发起并组织筹划。基地作为目前国内第一个大型海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以趣味导学的教育理念设计研发系列海洋文化科普教育特色课程。在深圳科普月期间,基地联动各单位举办了面向老年人的“海好有您 银龄科普”系列活动以及青少年的系列海洋文化科普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服务,培养公众海洋意识,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活动伊始,青少年们在中心科普讲师的带领下,认识了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主要承担的任务和工作,中心为全市海洋观测预报提供服务,而这些工作离不开海洋监测装备和技术的支持。青少年们实地观看了在监测中心展出的海洋观测仪器模型,了解了这些被中心科普讲师称之为“顺风耳”“千里眼”的观测仪器,它们能够让海洋预报员们远在千里之外掌握海洋的情况。
青少年们接着参观了“海洋预警报制作工作台”,在中心科普讲师的讲解下,学生们了解了海洋观测及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视频,观摩了海洋观测实时动态图,对深圳海域、沙滩、海岛情况、领海基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认识到观测网的重要性——为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了数据基础。在场景式、沉浸式的体验中,青少年们深刻理解了海洋监测技术的重要性,明白了监测中心是如何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技术支持的。
认识海洋监测的装备和技术以后,中心科普讲师为青少年们带来“知浪起 觉潮生 筑牢海洋防线”海洋主题讲座。在老师的讲解下,辅以现场动画视频展示,同学们深入了解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危害,以及这些灾害对海洋生态和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明白了加强对这些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当海洋灾害来临时该如何做好防护,保护自己。
海洋防灾减灾科普讲堂结束以后,小朋友们意识到了海洋监测在预测天气、防灾减灾和保护海洋生态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们带着新的视角重新参观海洋观测仪器模型和海洋预警报制作工作台,以更加认真深刻的态度去感受这些装备和技术。在中心科普讲师与学生们的一问一答之间,学生们的疑惑与困扰得到了解决,近距离认识了海洋预报减灾的各项业务和工作,从中感受到了海洋预报员的魅力——海洋预报员时时刻刻监测着海洋的情况,能够提前预报海洋灾害,守护着大家的安全,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守望者”。
作为2024年度深圳市社会科学普及精品项目的第七届“山海少年杯”海洋文化才艺大赛,“知识航标”线上竞赛和“海洋故事匣”视频征集比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本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也将以自己的科普海洋视频的方式,参与到比赛中来,成为一位小小海洋宣传员。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