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深圳科技创新密码》(11) | 中航技捷足先登
段亚兵
05-16 09:06
收录于专题:深圳科技创新密码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结束后,各级领导积极行动起来,落实中央关于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兵贵神速,王震将军一马当先。

王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开国上将,是分管国防工业的副总理。他决心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的决定,支持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在与下级同事们多次商量后,他有了一个大胆设想:在深圳经济特区开辟窗口,开办军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既支持特区建设,也促进国防工业发展,一举两得。

1979年12月11日王震率团南下考察深圳。考察团的阵容十分强大,成员包括三机部(航空工业)、四机部(电子工业)、五机部(兵器工业)、七机部(航天工业)、八机部(导弹工业)等5个部20多位正副部长和工作人员。

此时的深圳刚刚建市,百业待兴,条件艰苦。新成立的深圳市委设在原宝安县委所在地的新园宾馆(后来改名为迎宾馆)。市委招待所十分简陋,食堂是用铁皮搭建的简易棚房,里面只能摆放3张饭桌。王震和部长们住在招待所里,在铁皮房子里就餐。当天下午,王震就在招待所会议室里听取了张勋甫书记的汇报。王震是个急性子,他像当年在新疆和北大荒的做法一样,白天踏上荒山野地,考察深圳的投资环境;晚上开会,研究如何尽快开展工作。考察结束回北京后,先是抽调一百多名城市规划的专家、工作人员,到深圳帮助做地质勘察和制订城市规划工作;同时,组织第一批到深圳投资办企业的骨干们尽快启程到深圳创业。

计划逐步落实时,梁湘开始主政了。其中动作最快的是三机部所属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决定成立中航技深圳工贸中心,投资建设一个工业园。深圳为此划拨土地10万平方米。自1981年3月始,中航技削山头、填沟壑、平荒地、立厂房,短短一个月实现了“七通一平”,建成了4栋简易厂房,先后开办了南航电子厂、航空精密模具厂、深圳航空铝型材厂等。这个工业区就是如今华强北街道最西头的那片小区。先有个头较矮的上海宾馆,后有摩天大楼格兰云天酒店、世纪汇广场等。

中航技创办的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发展不错,生产出了能够代表中国产业水平的高科技产品。举几个例子。

天马微电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液晶显示器(LCD)以及液晶显示模块(LCM)的专业设计企业。国内规模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及模块制造商之一,上市公司。

飞亚达公司。创办于1987年,是国内钟表业唯一上市公司。代表着中国手表第一品牌,跻身世界三大航天表品牌之列。飞亚达手表伴随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2003年“神舟五号”上的杨利伟、2005年“神舟六号”航天员、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飞天,戴的都是飞亚达牌航天表。2021年聂海胜等三位航天员戴着飞亚达航天表飞天3个月,而且多次走出飞船工作。航天表扬名太空。

飞亚达总部。图源:视觉中国

中航电脑公司。1984年1月,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来到这家公司。参观过程中他被电脑下象棋吸引住了,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说:“中国人脑子聪明,可以搞软件开发。发展电脑要从娃娃抓起……”

科万实业有限公司。1990年6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这家公司考察,再次鼓舞了中航技人。

编辑 郑艳艳 审校 郭建华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段亚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