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地球“心跳”探索地球奥秘!市政协“委员讲堂”“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2023-08-28 08:14
摘要

地球的结构是怎么检测出来的呢?

8月26日,市政协“委员讲堂”“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深圳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系主任陈晓非以“探索地球奥秘”为题作分享。

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科学家们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比如地球的结构,在科学家们的解析下,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那么地球的结构是怎么检测出来的呢?陈晓非在讲课中分享:“就像是给地球做一个CT——利用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利用合适的数学物理方法,就可以把地球内部的结果成像出来。”

从给地球做“CT”谈起,陈晓非对地震作了深入浅出的科普。为什么会有地震?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分别代表什么?如何防御地震灾害?陈晓非都娓娓道来。虽然地震灾害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损失,但地震学具有广泛的应用。陈晓非分享了一个例子:去年9月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后他和团队迅速将地震模拟出来,震后模拟预判对政府开展应急救援可提供非常好的科学依据,比如在救援人员、物资调配等方面,都可以做很好的布局。陈晓非说,地震学也已经成为深地探测、资源探测的基础,在深空探测中也有应用。比如油矿产资源的探测,地震学的方法可以把地下的矿脉、矿场位置准确地找出来。

(原标题《市政协“委员讲堂”“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 解析地球“心跳”探索地球奥秘》)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