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 | 新闻评论的谦抑与尖锐
2023-07-20 10:16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邓辉林

“‘犟驴’这个词换一下吧,有人身攻击的味道。”一个朋友读到我写的一篇批评任性“驴友”的评论,提出这个建议。

“犟驴”够尖锐,但过了头变成尖刻,致人感觉不适。换一个词,是为了消除尖刻、走向谦抑。

尖锐未必尖刻。多年前《深圳特区报》发表一篇700多字的批评性评论,被媒体视为中国党报舆论监督的进步;央视评价为“非常尖锐的批评”,并在两档节目中摘要播发;批评对象称评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们表示虚心接受”;报社领导认为比当日两大顶级媒体同题评论更加犀利;来报社办事的苏东斌教授看到评论后说,写得好,报纸就该发这样的文章!

尖锐有力度,谦抑有风度,该选哪一“度”?总的来说,谦抑是不能丢的底线,尖锐是看着办的选项。如何做到以及是否做到“适度”,看情况而定。

看立意。评论的立意,决定了是否需要尖锐。阐述性评论,不可能尖锐,作者不必担心失于尖刻,但得防止突破谦抑的底线。一些浮夸自大、反常识的评论,令人“大开眼界”,或将“永载史册”,对此评论人应当警觉。批评性评论可以适度尖锐,但这种尖锐是在分析事实、问题、现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不是通过对人扣帽子、打棒子体现出来。作者需要小心情绪压倒理智,任凭情绪冲决而出,肆无忌惮地攻击当事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点火星就能燃爆舆论场,一些热点事件当事人因此深受其害甚至付出惨痛代价,这提醒评论人保持克制和审慎,抵制人身攻击,专注于分析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和防止重演,所谓“有理有利有节”是也。

看逻辑。有理不在声高,无理岂能气盛?决定有理没理的核心因子,是论证的逻辑。纵然观点立得住,如果疏于论证甚或舍弃论证,就容易突破谦抑的底线。有些评论,因为论题虚无缥缈,无法证实也难以证伪,作者往往避重就轻、虚设论据,这样撑起来的论证必然是“沙滩上的大楼——经不起推敲”。这只是不讲逻辑的评论中的一种。如果抛开逻辑不谈,试图盛气凌人、打压服人、自欺欺人,读者不会买账。凡是不讲逻辑的评论,实际上是在欺骗、欺负读者,应归入“不谦抑的评论”之列。

看语言。是尖锐还是谦抑,最终呈现于语言。评论的力量既可以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批判与建设,用得不好也会导致“舆论反噬”,对此评论人不能不察,从而在遣词造句上毫不含糊。有一篇评论,批评当事人的用词中出现不止一种动物,尽管没有直接将批评对象说成动物,但也令人十分不快。这是作者不谦抑、评论不谦抑的表现,这不是尖锐而是尖刻,属于语言暴力。评论用语应当平实、自然,提防情绪狂飙、杜绝贬损人格、当心咄咄逼人。换个说法,评论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既是“有情”的也是“无情”的,既是“热”的也是“冷”的。在克制、平实的语言中,评论臻于至善。

和提供事实信息的新闻比起来,说服人的评论更像一种对话,一种和读者以及被评论者的对话。对话讲究“有话好好说”,讲究交流感,这就需要评论保持谦抑,在此前提下再选择要不要尖锐一些。是这个理啵?

作者邓辉林系高级记者、博士、第三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实习编辑 吴昕圆  审读 李 诚   审核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