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 | 以人文情怀写出评论的温度
2022-09-14 16:44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邓辉林

2021年年底,《法治日报》盘点该报全年评论,起了这个标题:《法治的力量 评论的温度》。

评论的“温度”,说的是零上。就像铺天盖地的“有温度的城市”,这里的“温度”不是令人齿冷、心寒、毛发竖立的低温,而是暖人心田、感人肺腑的适宜温度。简单说,有人文情怀的评论都可谓“有温度的评论”。

评论的人文情怀,可以直截了当地体现出来。如《法治日报》盘点到的评论《春梅一枝永不落 人间正义不低头》,仅看标题就令人感受到对法官周春梅的尊敬和缅怀。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写道,“乐凯胶卷把曾经的辉煌永远定格到‘底片’中”“泊头火柴再也擦不出自己希望的‘火花’”,对两家企业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抒情不是评论的本质属性,至多只算评论的点缀。评论体现人文情怀的根本方法,还是立论——亮出观点并说明理由。在说理中触动人心、抚慰人心,这才是评论的本分。有的评论并不使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形式上是一篇“零度评论”,但只要观点公允、论证有力,那就是一篇实质上“有温度的评论”。

虽然同一选题可以写出观点对立的评论,但选题作为评论生产第一环节,是影响评论温度的首因。“围观就是力量”,选题往往就是议程设置落点、公众舆论焦点。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漠视生命是最可怕的沉沦》,由《衡阳晚报》发表,评的是发生在毗邻衡阳市的邵阳市邵东县“18岁少年弑师案”。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评论《没有一条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评的是27位凉山州森林消防指战员在扑火中牺牲。是避开还是直击社会热点、痛点,是“冰与火的较量”,其结果左右着评论温度的高低。

评论是微温、火热还是“凉凉”,关键看怎样说理。“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倘若如此歪解,何以服众?

徐宝璜提出,“社论之第四要素,为宗旨正大。”宗旨是说理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宗旨正大,则立得住、站得稳,依此说理则能文顺气畅,否则只能生拉硬扯、“满纸荒唐言”。具体来说,评论的宗旨系于观点。观点合理,评论才不致成为众矢之的,才有温度可言。

在观点合理的基础上展开说理,方式因人而异。但有一种说理方式需要当心,那就是和“选择性报道”有一拼的“选择性说理”。选择性说理,问题可能出在说“一面儿理”,就好比用“有助于减少过多人口”来美化灾难。选择性说理,问题也可能出在选题,被选题“带到沟里去了”。比如,一个地方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生活物资保障“掉链子”的问题,但评论绕着问题走,却看中了当地关心花鸟虫鱼的事并用力点赞。如果非要说这种“尬暖”评论有什么温度的话,那应该在冰点以下。

作者邓辉林系高级记者、博士、第三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