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这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哪些“高质量”发展成果?一起来盘点。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设定的主要指标中:
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预期;
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稳步顺利推进。
总的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我国5年经济增量将超35万亿元
超世界排名第三国家总量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五年来,我国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
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前三个经济大省2024年的总量;
超过长三角地区的总量;
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总量。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四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郑栅洁表示,像我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
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2024年: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
彰显中国创新重大突破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站上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制高点: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全球领先,我们集齐了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
“嫦娥六号”实现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第一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等等。

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彰显了中国创新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很多领域正在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事实证明,“脱钩断链”、打压遏制只会增强我们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只会加速我们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
民营企业超5800万户
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刀刃向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
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连续15年坐稳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坐稳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我国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郑栅洁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粮食方面,“十四五”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黑龙江、河南这两个排名前二的产粮大省土地面积的总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能源方面,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即便是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用能最高峰的时段,群众用能需求也都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产业基础方面,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
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
郑栅洁介绍,中国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了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的50%,中国的行动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五年来“增绿”全球最多
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
郑栅洁介绍,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底色,这五年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个方面。
“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我国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治污”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消费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循环”快速发展:每年生产钢材中,有20%以上的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不但“长安”能吃到新鲜荔枝
拉萨、乌鲁木齐也不在话下
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体系更加高效实用。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今年有望再节约3000亿元左右,冷链物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不但“长安”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拉萨、乌鲁木齐也不在话下。
另一方面,“人享其行”的现代生活更加触手可及。旅客连城连运更加快捷顺畅,出门旅游抬腿就走、转眼就到,早上还在广州喝早茶,晚上就到“尔滨”看冰雕。

2021年至2024年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
会上介绍,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5.5%的较快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
“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手工筑梦,温暖相伴 在11月2日我参加了助残活动——手工筑梦温暖相伴。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 场地内非常热闹,几个志愿者围着两三个陪护对象。有的志愿者与陪护对象边聊天边辅助他制作,有的志愿者虽然沉默不语但手上速度依旧不减。“用这个胶水轻轻点在这朵花上,就大功告成啦!”有一家人很少参与集体的活动,在这一次手工制作也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他们举起自己做好的成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原本略显羞涩的陪护对象,逐渐放开身心,主动与身边人交流心得,闲聊家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相继带隐身,每一件都承载着大家的期盼。 这次活动以手工制作为桥梁,既帮助陪护对象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也让志愿者与陪护对象产生了感情,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责任与担当。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