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城市资本比活力:深圳成大赢家

深政观察
2020-07-04 09:52
摘要

7月3日发布的《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2019)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中,以资本活力综合排名计,深圳位居榜首。

7月3日发布的《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2019)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中,以资本活力综合排名计,深圳位居榜首。

《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编制完成,每两年发布一次。

深圳为什么能够超过金融重镇北京、上海,产业中心城市杭州、苏州、广州等,一跃而为资本活力之首?

深圳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市值两项指标排名第一

首先,我们看看这个“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的编制方法。

城市资本活力指数由三个分项指数、五个指标组成。其中,“规模指数”权重50%,由两个指标组成,即上市公司数量和上市公司市值;“效率指数”权重25%,由两个指标组成,即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结构指数”权重25%,一个指标,即上市公司产业新兴度。

这当中,上市公司数量和上市公司市值在规模指数中各占1/3和2/3的权重,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在效率指数中各占1/3和2/3的权重。结构指数反映的是某城市所有上市公司的产业新兴度均值。最后,对规模指数、效率指数和结构指数的排名进行加权求和,产生各城市资本活力指数的总得分。

小政注意到,深圳在资本活力综合排名中名列榜首;杭州、上海分居第二、第三位;苏州、北京、广州、无锡、武汉、南京、宁波分列第四位到第十位。2019年末,深圳境内上市公司(下同)共299家,市值70460.4亿。单项排名中,深圳人均上市公司数量、人均上市公司市值两项指标也排名第一。

深圳上市公司活力十足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都是深圳经济的排头兵,各项指标表现抢眼。

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万亿,相当于同期本市地区生产总值(2.69万亿元)的173%。深圳上市公司支付各项税费共3,804.79亿元,同比增长11.93%,相当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0.37%。

2019年,深圳有22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现金分红预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2.39%,预计分红总金额为1,434.17亿元,占净利润的比重为29.84%。与2018年相比,分红资金规模大幅上升20%。

今年1至5月,深圳又有9家企业在A股首次发行上市,其中,科创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有3家,募集资金总额达79.80亿元。与2019年同期新增4家上市公司相比,深圳企业的IPO速度明显加快。

而且,从公司类型和主营业务来看,这批新晋上市公司集中在互联网服务、高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电子零部件等高科技领域。这表明,深圳上市公司继续朝着新兴产业的方向一路飞驰。

今年1-5月,深圳企业通过IPO、上市公司再融资、新三板市场融资、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合计融资2,635.48亿元,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直接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融资就超过160亿元。

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发展呈五个梯度

对于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活力发展速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也作了研判。

《报告》认为,北京、上海、深圳在上市公司数量上分列前三甲,三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一直具有显著优势,相对其它城市,资本规模更大,资本效率也更高。小政注意到,深圳产业新兴度虽优于上海和北京,三市排名分别是第6、第15、第20,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杭州市、苏州市、佛山市和无锡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提升迅速,资本规模和资本效率快速增长,产业新兴度不断改善,但四座城市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都选择了各不相同的路径。

广州市、泉州市和南通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实现了平稳增长,资本规模和资本效率显著增长,产业新兴度也在持续提升,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主打行业。

武汉市、宁波市、长沙市、成都市和郑州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没有明显进步,武汉市、长沙市、成都市和郑州市都面临着新上市公司不足或已有上市公司规模扩张较慢的问题,宁波市则因产业新兴度的改善较慢而限制了综合排名的上升。

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青岛市和西安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有明显下降,上市后备力量缺乏和已上市公司发展较慢是它们共同面临的瓶颈,新兴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也限制着其产业新兴度指标排名的提升。

三大经济圈各有所长

《报告》指出,京津冀总体的资本活力基础较好,但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的资本活力仍存在显著差距,且资本活力均衡度也较低。长三角城市的资本活力一直在平稳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增长和竞争压力。

《报告》通过分析城市的资本规模、资本效率与企业新兴度,对城市发展形成明确定位,从而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一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群”的总体竞争力;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资本集聚能力;三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城市对外贸易服务竞争力;四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五是政策支持,促进科技与人力资源汇集。

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且在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占比逐年上升。2001年至2018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3.5倍,目前已占到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57.5%;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了15倍,已占到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75%。其次,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效率也明显提升。截止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每百万人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4家,人均上市公司市值已达25.2万元,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

【撰文】王 欣

编辑 董雯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