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在世界海洋日,观察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深政观察
2022-06-09 00:34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今天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是属于蔚蓝海洋的日子。小政注意到,坐拥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5公里海岸线、51个岛屿的深圳,在最近接连出台与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相关的发展规划。

6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海洋产业集群成为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同日,《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

6月8日,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复通过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编制的《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深圳发展海洋经济定下了施工图、任务书。

Image

在世界海洋日,我们来关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努力,看深圳为何与海结缘、如何向海发展?

海洋蕴含巨大潜力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深圳的使命任务。

2017年5月,《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到“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2021年12月,《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其中提出支持深圳建设“蛇口-前海-海洋新城-光明”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和“盐田-大鹏-深汕”东部向海发展走廊,吸引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国家赋予重任,广东全力支持。深圳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前景远大。

Image

小政注意到,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

海洋经济资本市场活跃度也大幅提升。深交所发布的“蓝色100”股票指数涨幅达到30.2%;海洋领域52家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853亿元,同比增长478.6%。

而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到2030年,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海洋产业在增加值和创造就业方面将胜过全球经济整体表现,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将翻一番,达到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增加值比重在2.5%左右。

具体到深圳来说,目前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全市GDP约10%。从2016年的201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600亿元,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0%以上,2021年上半年增速达30.9%。海洋经济产业已逐步成为深圳的支柱性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

Image

海洋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有着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必然要向海发展,再造一个高质量的“蓝色深圳”。

深圳发展正奔向大海

6月6日,深圳出台《意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海洋产业集群成为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意见》提出,巩固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能源与矿产业、海洋渔业等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海洋工程和装备业、海洋电子信息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进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以深圳西部海岸—东部海岸—深汕合作区为主轴,构建“一轴贯通、多区联动”海洋产业区域协同格局,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随之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了更为详细的计划。其中透露,2021年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877万标箱,位居世界第四。深圳市企业研制的蓝鲸系列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成功试采可燃冰,首套变频器设备在我国钻井平台成功应用,各类涉海创新载体超过60个。

Image

《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建设3个海洋科技基础设施,建成6-8个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市级以上海洋创新载体超过70个,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3300万标箱,在深圳东西部建成和运营若干定位鲜明、配套完善、功能完备的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示范区,构建海洋经济东西两翼协同发展格局。

为此,《行动计划》部署四项主要任务,即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提升海洋产业发展能级、构建海洋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即海洋交通运输业提升工程、滨海旅游业特色品牌化工程、海洋能源与矿产业拓展工程、海洋渔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工程、海洋工程和装备业做精做强工程、海洋电子信息业陆海融合工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工程、海洋现代服务业支撑工程。

今天,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复通过的《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了海洋经济五大重点拓展方向,即完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链、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新动能、促进海洋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开放合作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

从2018年9月深圳出台《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及实施方案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便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如今,最新的两份与海洋产业与经济的相关规划发布实施,意味着深圳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蓝海”上有了越来越明确、具体的时间表、施工图。

越来越有“海”味的城市

小政发现,越来越多和“海洋”相关的设施和举措已陆续在深圳落地。

今年4月,财政部官网发布《南方科技大学海洋大学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公开招标公告》,透露了海洋大学办学目标、办学规模、学科设置等重要信息。海洋大学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负责筹建,根据上述招标相关文件,项目选址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区域。

Image

在办学规模上,海洋大学将开展本、硕、博一体化教育,构建完整的办学层次。借鉴国际著名海洋大学的办学经验与规模,考虑深圳海洋产业发展需求,拟定海洋大学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约10000人。在筹建阶段,依托南方科技大学等共建单位,从2022年开始培养学生,之后逐步增加学生规模,争取2024年在校生规模达到约800人。

5月31日,小梅沙海洋世界主建筑(海洋馆)钢结构主体顺利封顶。在打造“国际一流海洋主题公园”的定位下,新海洋世界总建筑面积将达13.19万平方米,并拥有全球最大的“青蓝洞”设计,预计2024年正式营业。

2021年11月,深圳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研究院将聚焦于海洋电子信息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以水下通信定位导航探测一体化为核心技术,通过引进国内外高端海洋电子信息人才,开展水下无线通信、水下智能机器人、水下传感探测、海洋大数据、海洋专用芯片等多领域前沿技术研究。

小政还注意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中的“赋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也已落地。去年6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在盐田港完成首单加注,深圳保税燃料油加注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海”的味道于深圳,是向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宿命,是拥抱蓝色机遇、向海图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深圳贡献的实际行动。

(原标题《在世界海洋日,观察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编辑 编辑-张克(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桂桐,编辑-关越(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