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红色印记看深圳”走进大鹏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文 赖思为/图
2021-12-02 16:43

11月30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之山海筑梦·精彩大鹏”采访活动走进大鹏新区。来自中央、省、市等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用一天时间,走访“大鹏自然童书馆”“赖恩爵将军第”“刘黑仔旧居”“沙鱼涌红色记忆展馆”“东纵北撤纪念公园”等9个大鹏红色文化地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聆听大鹏百年党史故事,重温烽火交织的革命岁月,感受新时代大鹏人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的一腔热血,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古建筑活化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场地

漫步青石板的老街,触摸着斑驳痕迹的砖墙,映入眼帘的是爬满矮小屋顶的藤蔓植物、百年古树以及随处可见的三角梅、罗汉松……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位于大鹏所城内的怡文楼,这里原是赖氏家族的书房,现如今被活化成为大鹏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机制的品牌项目。大鹏自然童书馆承担了大鹏新区儿童活动与自然教育基地的功能,共收录逾4000册图书免费对公众开放,给孩子及家长提供了学习自然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体验空间。

这座“国保”书房活化成的现代童书馆整体设计以大鹏幽远浩渺的海湾和苍翠蓊郁的山林为灵感,划分为“海洋”“森林”“陆地”三大主题空间,结合大鹏古城的古建筑特色,以蓝、绿、黄三色分别对应三大空间,并大规模使用天然木纹,让空间视觉更加自然柔和。

自然展呈区上整齐摆放着一本本鲜活有趣的大自然童书,展示墙上张贴着的“大榕树下居民党史故事会”的影像图片……采访团站在这座具有175年历史的古书房里感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成果。

据了解,大鹏自然童书馆作为文物活化和民生实事的双赢范例,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在落实文物古迹保护基础上,充分挖掘空间利用,将古建文物与自然教育阵地有机结合。自今年9月开馆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几十场儿童自然阅读、生态教育相关的创写活动。“大鹏自然童书奖”的不断发展,促使这座童书馆成为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亮丽名片。

在大鹏自然童书馆旁边,是大鹏新区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现了大鹏的文明实践成果,是大鹏所城内拥有“1个核心服务展区+n个平台”、10万米超大型、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新区以“1+3+25+n”为体系,依托东江军政干部学校旧址、大鹏所城、大鹏自然童书馆等资源,开展大鹏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科普宣传、教育服务和文化服务等工作。未来,还将利用大鹏自然童书馆、东江军政干部学校旧址等平台,开展更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擦亮大鹏文明底色。

历史古迹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

大鹏所城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恩爵、赖信扬、赖恩锡、刘起龙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它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个古旧的老城门,青苔附着、绿草漫生,颇有种抚不尽的历史厚重感。然而,几百年的时光给这座古城留下的,不仅是被岁月足迹磨踏得发亮的青石路和经沐风雨而益显劲耸的砖瓦,更有世世代代扎根于此的“抗争与守卫”信仰。

赖恩爵将军第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是清代抗英名将赖恩爵的府第。抗战时期,该将军第西座开办了东江纵队青年干部训练班,为东江纵队培育了很多军政人才。

大鹏所城海防博物馆则以大鹏古城博物馆藏品为基础,辅以文献资料,梳理所城的发展脉络,归纳整理明清时期的海防制度和卫所制度。

刘黑仔原名刘锦进,是土生土长的大鹏人,他出身农民家庭,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洪流,参加海湾爱国知识青年组成的“海岸流动剧团”,在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期间,刘黑仔率领广东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短枪队沉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刘黑仔旧居,采访团聆听工作人员讲述刘黑仔拯救大兵克尔的惊险故事,旧居的一楼矗立着刘黑仔一支快掣驳壳枪插在腰里,头戴礼帽,身着唐装的塑像,生动还原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长达12年的烽火岁月里,大鹏英雄辈出,不仅是刘黑仔旧居、赖恩爵将军第,还包括刘起龙将军第、东江军政干部学校旧址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文旅点,都完好地展现了大鹏辉煌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历史。

近年来,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生态游、历史人文游,深度融合正在形成大鹏旅游新业态。据介绍,为进一步打造大鹏红色文旅品牌,今后还将逐一呈现刘黑仔生平馆、东江青年干部学校旧址和以戴卓民故居为代表的“红色街区——戴屋巷”等红色文旅点。同时,新区推出的三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中开辟了一条“看600年大鹏变迁”的线路,让市民游客在大鹏所城内体验海防文化,寻访“鹏城之根”,感受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留下的这座“文化瑰宝”。

汇聚侨胞力量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沙鱼涌红色记忆展馆,东纵足迹历历在目,该展馆于2016年6月30日揭牌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080平方,楼高三层半,整个展馆通过投影播放、壁画及实物展示等环节,给参观者打造“沉浸式”回顾东纵革命历史的体验,是深圳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承担着传播和弘扬东纵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使命。

据了解,沙鱼涌红色文化景区主要呈现三大历史事件。第一是东江纵队北撤,第二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第三则展示沙鱼涌作为国际邮票交换局的重要意义。

在沙鱼涌红色文化景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大堂中间巨幅裸眼3D屏幕正在播放中国文化名人香港大营救的纪录片,采访团在这个红色陈列展馆中,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了解了沙鱼涌城中村改造的初步情况,观看了东江纵队营救图片展。

距离几步之遥的葵涌侨史馆是葵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四个阵地之一。这里记录了葵涌侨联多年来坚持为侨胞服务的点点滴滴,汇聚了对大鹏新时代文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爱国侨胞。是葵涌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新窗口。

“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们结合葵涌本地特色,对原有‘重走东纵路’‘一线七点’红色路线进行升级,打造‘听、感、忆、行’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教育路线。”在葵涌侨史馆,工作人员对红色旅游线路做了进一步阐述。她告诉采访团,该馆以葵涌侨乡、侨史、侨胞为主题,展现了葵涌旅外乡亲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和爱国爱乡、报效桑梓的事迹。“目前,葵涌“一线七点”红色教育路线已接待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团体500余个,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达50余万人次,成为新时代内容丰富,史实鲜活的‘四史’‘活教材’。”

作为深圳重点侨乡之一,葵涌以侨史馆为契机,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基层侨务工作,激励广大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乡亲,在大鹏新区“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中,投身建设热潮,在更高起点为家乡经济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重走东纵路弘扬传承抗战精神

向海而行走过200米长的沙鱼涌步道,采访团进入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在纪念公园门前,右边横立着一座长5米、高2米、厚度0.5米红黑两色的石墙,刻有原国防部长迟浩田手书的“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大字,旁边竖着一幅巨大石刻照片——“东纵部队北撤摄影画像”。

这里是为了纪念东江纵队北撤这一壮举而设。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的协定,东江纵队主力需北撤烟台。1946年6月30日,以曾生为首的北撤部队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2583名北撤人员在大鹏半岛的沙鱼涌登上美军三艘登陆舰开赴山东烟台。北撤的东江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扩充为两个纵队,参加了豫东等系列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做 出了巨大贡献。1989年,原宝安县人民政府在沙鱼涌的海边礁石上建亭立碑,写有“为了坚持国内和平,从此登船北撤山东”的红色题字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这里也成为深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更好的弘扬东纵精神,今年6月,大鹏新区打造面向群众没有围墙的“四史”教育大课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新区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打造成线上实景学习空间,真实还原实际场景,精心制作讲解导览,深入挖掘历史细节,包括历史图片、历史视频等200余份,讲解内容翔实丰富,既立足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历史,又串联东江纵队整个发展历史,还注重挖掘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让更多党员干部、市民游客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东江纵队奋斗全历程,感悟红色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破解交通制约全面提升出行环境

交通出行问题也是此次采访团关注的焦点。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鹏新区正在加快完善立体交通路网建设,重点推动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轨道8号线三期年内开工建设,完成小运量轨道交通T2旅游专线规划。全力推动外环高速大鹏段、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和大鹏大道前期工作,加快葵涌环城西路、环大鹏湾海岸公路、鹏坝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包括南澳码头在内的6个客运码头建设,规划打造“环岛班轮”航线,积极引入通用航空开通大鹏航线。

在重大旅游项目交通配套建设中,金沙湾国际乐园配套的金沙西路、金沙东路、闻海路、潮歌路、鹏景一路、望海路等片区内部次支路网均已建成。海洋博物馆、乐高乐园配套的新大片区5条道路已于2020年12月移交,同时对仙人石路、新海大道、新海三路、龙新路、新大路实施提升工程。2021年,在新大片区统筹推进交通前期项目80项,在建项目31项,涵盖道路、轨道、码头等一体化立体交通,投资合计约488.33亿元。即将开工建设的南澳码头将作为新区首个国际口岸,建成后30分钟直达香港中环,同时成为大湾区重要海上通道。

大鹏成为“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系列活动收官站

随着采访团离开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标志着此次“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系列采访活动收官。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至今,已组织中央、省、市媒体以及各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们先后寻访了深圳10+1个区,走访具有红色记忆的代表性地点、体验改革开放的惊喜巨变、了解“为群众办实事”的各项亮点举措、感受新时代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果……每一站的内容都精彩纷呈,通过实体走访,聆听各地的动人故事,感知时代发展脉搏,有效地赓续红色基因,点赞多措并举为民办实事。

几个月以来,采访团通过边采边发、“随手拍”等形式,对各红色景点进行了广泛宣传,助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氛围,受到广泛好评。

(原标题《“循着红色印记看深圳”走进大鹏》)

编辑 吴徐美审读 韩绍俊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文 赖思为/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