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带动老区,实现共同富裕!“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系列采访活动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
晶报记者 施培选 通讯员 刘淑芳 黄晓敏
2021-12-03 22:15

近日,“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系列采访活动走进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来自国家、省、市十几家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感悟老区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特区再出发澎湃动力,深入了解深圳第“10+1”区以“特区带老区 实现共同富裕”的砥砺进程。此次活动由深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市委宣传部主办,深汕合作区党政办承办。

媒体采访团走进红四师革命旧址。

探寻红色印记:

老区精神历久弥新

深汕合作区是创业的新区,也是革命的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彪炳史册。

活动中,媒体采访团先后参观了位于深汕合作区赤石镇的红四师革命旧址、中共江南地委扩大会议旧址、大安峒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印记。

红四师革命旧址掩映在明热村水底山温泉庄园深处,在温泉庄园建设中,这里曾经挖掘出了一批遗骸。经考证,这些遗骸正是红四师的战士,遂建立了公墓和纪念场所。如今,水底山温泉庄园已成立党支部,讲解当地红色历史,并配合外来支部与党员群体开展多元化的党日活动。

沿着深汕合作区赤石镇大安公路一路向东,行至三角坑村附近,远远地就能望见大安峒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绿水青山间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今年4月,大安峒革命烈士陵园被纳入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

补短板强弱项:

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

金秋时节,走进深汕乡村大地,媒体采访团看到拖拉机往来运送绿化土,挖掘机清理建筑垃圾,环卫工人和村民穿行在村庄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河道池塘的边角旮旯清淤泥、除杂草、扫垃圾……“向脏乱差开战 向干净整洁看齐”——当前,深汕合作区正在打响一场为期一个半月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

深汕合作区下辖34个行政村、187个自然村、5个社区,是深圳唯一拥有农村的区域,也是深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缺课”多,人居环境这块短板要补齐。为此,深汕合作区在攻坚行动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区、镇、村三级联动配合,共同发力“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等“五美”专项行动,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尤其是着力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为新城建设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打造更坚实的基础环境。

根据相关行动方案,此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要求在12月10日前完成全域的村庄、田园、水体、道路沿线和在建工地的全面整治,同时结合深汕特色,加强对在建工地施工围挡、工棚、扬尘污染的管控。此次攻坚行动建立了一种特色鲜明的新机制——不再是区、镇、村逐级向下传导压力、派发任务,而是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理念,发挥镇村主动性,实行“镇村吹哨、部门报到”。

活动中,媒体采访团还先后到赤石镇明热村和新厝林古寨,探访深汕合作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进展和阶段成果。

据了解,目前187个自然村正在抓紧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全区统筹给每个自然村一笔资金,以垃圾清理、环境整治、绿化提升、景观小品等方式“扮靓”家园,由点及面,“共建共治共享”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编辑 洪鹏辉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