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这些地方你去过吗?
深圳特区报、深圳发布 李吉莹、齐洁爽
2021-12-20 19:18

推开历史的大门,展现百年奋斗历程。今年4月,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系列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历时半年多,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采访团先后共200多人次一同走进深圳“10+1”区,用脚步丈量我市各区的红色印记和改革开放城市地标,采访市民、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记录这片改革创新热土的历史和当下,了解“为群众办实事”的各项亮点举措。12月初,随着采访团离开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此次“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系列采访活动顺利收官。

党员记者们重温入党誓词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深圳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以实际行动排民忧、解民难、纾民困、暖民心,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从红色印记到改革故事、再到系列惠民举措,此次活动也用镜头和文字,深挖深圳的红色资源,充分展现了党建引领下,深圳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在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采访团的党员在党旗面前重温了入党誓词;在观澜版画村,采访团成员共同创作了一幅献礼建党100周年的版画……历时半年,采访团成员用脚步丈量深圳红色印记,在采访中加深了对党史的认知,锤炼党性,感受红色基因在深圳代代相传。参与采访的深圳特区报记者罗实宜表示,通过采访活动,深刻感受到了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重温感人的革命故事,在思想和精神上接受深刻洗涤,也提醒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继续为我党新闻事业贡献力量。

记者们制作版画献礼建党百年

红色记忆诉说革命历史

推开历史的大门,循着深圳红色足迹,一桩桩革命事迹和发展成就在深圳留下印记,成为后人瞻仰的红色地标,悠悠诉说着百年党史故事。

通过实地采访,在一处处红色地标中,深圳百年革命历史的光辉岁月,逐渐浮现。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的素白陈公祠,是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的宝安县辖区,包括今天深圳市(除坪山、坪地及平湖部分地区),由此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 资料图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深圳地区党组织领导人民开展坚强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位于东门老街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原为深圳镇南庆街鸿安酒家。在中共广东省委指示下,叶挺将军曾于1938年11月底任国民党东路守备区副总指挥,在此设东路守备区总指挥部。

在龙华区白石龙老村中,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通过“胜利大营救”主题雕塑、巨幅的浮雕墙,诉说着一段段牵动人心的历史: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深圳地区党组织和游击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组织策应香港秘密大营救,成功抢救出800多名被困于香港的著名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及其他方面人士,受到党中央表扬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

百年的奋斗之路,离不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奉献和伟大牺牲。位于福田区的深圳革命烈士陵园中,有座革命烈士芳名亭,建于1992年,目前刻有1050名革命烈士的名字,铭记着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不同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陵园中的纪念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福田站,记者们向纪念碑献花

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今年深圳各区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用好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比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成为各级党委(党组)开展党日活动的热门“打卡地”;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成为深圳市共产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主要基地,也是广大青少年和党员、干部及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

走访改革地标记录华丽巨变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改革开放永不止步。

在国贸大厦49层的旋转餐厅,采访团实地感受“南方谈话”给予改革的力量。1984年和1992年,邓小平两次视察深圳都来到了国贸大厦。1992年1月,邓小平在国贸旋转餐厅发表了30多分钟的重要讲话,成为举世闻名的“南方谈话”的主要篇章。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经过40多年的发展,深圳从“三来一补”的代加工为主,到成为全球制造业重镇,华强北商业步行街见证了这个发展。在这里,采访团了解到,华强北30年来,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地方,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交易集散地,创下了电子商户数量、营业面积、产品种类、年销售额等4个“全国第一”,感受到改革开放永不止步的巨大力量。

在龙岗,采访团则了解到,天安云谷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了从“三来一补”的低端制造业到智慧型产业集群、从老旧城中村到新型产城社区的转型升级,集聚高科技企业540余家,形成了智能硬件、数字创意、绿色环保等产业生态圈。

在时尚产业方面,前身为深圳市服装产业聚集地的龙华大浪时尚小镇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成为时尚创意产业集聚、企业总部汇聚的“原创之都,时尚硅谷”,目前已有卡尔丹顿、影儿、恩裳、诗篇、十二篮等120余家品牌时尚企业入驻。

深汕合作区是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从“核”到“带”到“区”的关键节点。如今,这里正通过产城深度融合,建设一座智造新城,牢牢扭住产业项目“牛鼻子”,提速提质提效建设滨海新区、产业新城。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红四军旧址

深圳还高质量开展公园建设,打造文创地标,推动城市品质和城市功能的提升。采访团在文和友重温特区记忆和罗湖旧时光,在光明远眺虹桥“红飘带”领略山水连城公园魅力,在宝安登上128米的“湾区之光”摩天轮,饱览前海风光……一批深圳网红地标拔地而起,为深圳的文旅经济和消费注入新活力。采访中,采访团连连赞叹,不时用手机拍照、录像,点赞城市生态美景和滨海风光。

办好民生实事展现为民情怀

深圳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今年以来,深圳也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从“图书馆之城”到“阅读之城”,深圳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剧院等文化场所的搭建,让市民在家门口饱览文化盛宴。采访团看到,在盐田区的山海之间,一座座造型别致、藏书丰富的智慧书房吸引着市民游客。10座智慧书房描绘出的“阅读地图”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家门口的图书馆”服务,打通了“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最后一步。而在南山,则从“大书馆”与“小书房”着眼,打造了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

在光明区党史馆(方志馆)

关爱来深建设者,便民服务暖人心。龙岗区坂田街道岗头社区打造的暖蜂驿站为快递小哥提供免费茶水、手机充电、应急药品、防疫物资等23项服务;南山区三家工会大食堂试点推行骑手就餐优惠政策,为骑手提供安全、快捷、优惠的餐饮服务;光明区玉塘街道长圳社区打造了“筑梦·红色家园”——我市首个建筑工地党群服务中心,为来深建设者营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学习培训、社交联谊功能于一体的自主空间,提供员工关怀、党群服务、文化活动的温馨家园。

为民办实事,要把民生“痛点”变成百姓“幸福点”。坪山区坪山街道创新打造深圳首家“社区亲子互助中心”,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家长主导、群众互助、专业支持”的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新模式。

在坪山区“社区亲子互助中心”

在大鹏新区的大鹏所城内,怡文楼原是赖氏家族的书房,现如今被活化成为大鹏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机制的品牌项目。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参与采访的深圳特区报记者吴璇玲表示,我们通过采访,也深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正落实惠及民生上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回顾这场历时半年多的活动,参与活动组织的工作人员冯国平表示,“活动通过记者们对各采访点的实地采访和现场感受,回顾激情岁月,赓续红色基因,点赞为群众办实事,助力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编辑 洪鹏辉 审核 刘杰

(作者:李吉莹、齐洁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